失控的小費

在矽谷一家蛋糕店買小點心,每一小片蛋糕都要八塊錢左右。 隨便挑一些就七十多塊。結帳的時候服務員把平板電腦轉過來側對我,上面印着很大的選項問我要給幾趴小費:從 20% 起跳,到23%,25% 都有。最後才給你留退路,寫著「其他」或 「不給」。

那是在暗示20 %是最低標準。那大約是$14美金 - 那是小費。服務員唯一做的,就是把幾片蛋糕放進紙盒裡。更糟糕的是後面排隊的都看得到你的選項,服務員自己也看得到,彷彿全世界都等著看你表態。我突然有被綁架的感覺。

從疫情末期開始美國開始到處要小費,而且是用這種近乎綁架的方式。餐館、酒吧有相當程度的個人服務,已經是美國根深蒂固的文化,一般人不會有意見。但現在買杯咖啡,拿個外賣,買份抓了就走的三明治,都開始問你要給幾趴小費。起跳最起碼是18 %, 後面跟著幾個「合乎社會常態」的建議 給你參考, 意思是說那樣給也並不算瘋狂。CBS 報導甚至有30%的。

給不給或給多少應該都出於自願。以前買杯拿了就走的咖啡,旁邊有個小費罐,你可以給 - 通常就是把零錢放進去,也可以裝著沒看到。不想給就不需要有作為。但現在逼你表態用那種很高、很假的道德數字,放在最容易選擇的地方,強烈暗示你應該給多少,想要不給還得主動選擇表態。 小費如果是出於壓力,那就完全失去初衷。

造成這種令人厭惡的現象,剛開始是基於顧客好心鼓勵在疫情期間工作的服務業者。那段時間大家小費給得高,平常不需要給的場合大家也樂意自動給。但疫情過了,日子恢復正常了,物價變高了,疫情期間的善意竟然變成常態。

很多服務業第一線員工也並不在乎那些不舒服的小費,螢幕的設定可能是線上服務公司的鼓勵,這樣他們也可以分一杯羹。但這是殺雞取卵,很多人開始選擇不給小費,那一家蛋糕店我從此不再回去,我不想再歷經一次眾目睽睽之下被綁架的感覺。

不久前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馬里蘭州全美第一家公會制的蘋果專賣店,現在開始收小費。是的,以後你去買蘋果電腦付錢的時候,平板電腦可能問你要給多少小費。再這樣下去是不是超市、7-11都要收小費了? 醫生是否也該給了?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aalook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true 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aalook
美國的小費文化確實造成許多人的困擾,本人現居美國,筆者描述帳單上標示幾趴小費現象,確實在新冠疫情後大量產生。

References

最低小費額度由15%上漲至18%,其次還有20%,22%等不同額度的兩檔。https://tw.stock.yahoo.com/news/洛城新語-餐廳套路多-小費文化勿變味-060004813.html

自助機台也得給? 美國小費文化漸越界遭厭倦
https://tw.news.yahoo.com/自助機台也得給-美國小費文化漸越界遭厭倦-061032263.html

小費在過去幾年出現顯著變化
https://tw.news.yahoo.com/自助結帳也收小費-3大原因助長小費文化-061504851.html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