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時憲曆》一直被台灣人誤會為所謂中國5000年文化中,老祖先智慧之傳承下來的陰曆,這實在是一大誤解。
現代東亞農曆的基礎是來自明朝末年的「時憲曆」,即是台灣民間所稱的「農民曆」與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之陽曆不同。
神聖羅馬帝國傳教士在清朝編修《時憲曆》。

而台灣民間的「農民曆」與ROME2裡的蠻族日耳曼人有很大的淵源。原本明代通行的曆法為《大統曆》,這個曆法乃是沿用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曆》。此曆法經過300餘年到明末,已經與實際天象有差異,尤其對日月食推算的誤差更為明顯。

1629年,明朝崇禎皇帝命徐光啟 (1562-1633)、李之藻 (1565-1630) 根據西法督修曆法,並舉用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 (Nicolas Longobardi, 1559-1654)、鄧玉函 (Johannes Terrenz, 1576-1630)、湯若望 (Jea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羅雅谷 (Giacomo Rho, 1593-1638) 等人入曆局修曆,編修「崇禎曆書」。

滿清入關後,欽天監於1645年交由神聖羅馬帝國科隆傳教士湯若望掌管,引用「崇禎曆書」,於1643年制定改稱為《時憲曆》。 時憲曆乃陰陽曆,採用的是「第谷的宇宙體系」,丹麥天文學家第谷 (Tycho Brahe, 1546-1601) 的設計是介於哥白尼的日心繫和托勒密的地心體系之間的一種調和性體系,主要理論是 地球仍然在宇宙的中心,太陽與月亮繞地球公轉,但五大行星則繞太陽公轉。

在「時憲曆」之前,二十四節氣是平均分散在一年之中,這種方法稍為平氣。 但由於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形,離太陽近時繞行速度快,離太陽遠時速 度慢,「時憲曆」便按太陽實際的軌道定義節氣,節氣的間隔也就不再平均, 稱為定氣。

日耳曼人湯若望翻譯編製與第谷的理論 (現代證明是錯誤的),使日耳曼版「時憲曆」誕生…. 湯若望刪改《崇禎曆書》至103卷,並由清朝順治皇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於順治2年(1645年)頒行。 其中100卷本《西洋新法曆書》被收入《四庫全書》,但因避乾隆(弘曆)諱,易名為《西洋新法算書》。

而《時憲曆》理論基礎是來自西方仍不成熟的天文曆法,不是來自古代「號稱5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國不科學且不正確之農曆或夏曆,而且容易與之混淆,讓人認為農民曆已通行數千年。而且《時憲曆》算是「德國貨」,卻變成中華文化傳統,其中華人最愛過的是《時憲曆》裡的所謂「中國農曆新年」。

湯若望深得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帝的信任,順治十二年(1655年)受封為通政使,晉一品,封贈三代。 順治皇帝死後,小皇帝康熙登基。 輔政大臣鰲拜反對西洋學說,廢《時憲曆》,1664年(康熙3年)發生「曆獄」,湯若望被判凌遲死刑。

1665年北京發生大地震,湯若望免死羈獄,獲孝莊太皇太后特旨釋放。1666年8月15日湯若望病死。1669年(康熙8年),康熙給湯若望平反。 西元1670年(康熙9年),《時憲曆》再度復活,到目前為止,修訂後成為農民曆,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現代東亞農曆的基礎。

台灣、中國、韓國、北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民間,仍然在使用《時憲曆》,現代華人則稱農曆新年為「春節」。近來「春節」成為中國共產黨「統戰」台灣,春晚節目誘惑意識薄弱台灣藝人的利器之一。

德國《時憲曆》一直被台灣人誤會為所謂中國5000文化中老祖先智慧之傳承下來的陰曆,這實在是一大誤解。愛因斯坦曾批評一一過中國的科學:「中國有幾千年歷史, 但連科學的基礎-邏輯思維體係都沒建立」。利瑪竇來中國時在其「利瑪竇中國札記」也記載當時中國的科學:「在他們(中國人)看來,世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誇耀的。這種無知使他們越驕傲,而一旦真相大白,他們就越自卑。」
http://newcongress.tw/?p=12128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18
There are 2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Jason Dong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true 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Jason Dong
大明的時憲曆,即清乾隆的時憲書,亦為民國後引入新天文資料的新法夏曆(即農曆),因核心的置潤算法相同。
僅援引中國百科類網站,並將持續觀察是否再遭更改。

References

https://baike.baidu.hk/item/崇禎曆書/1307952

https://baike.baidu.hk/item/時憲曆/1298439

崇禎曆書_百度百科

《崇禎曆書》是一部中國比較全面的介紹歐洲天文學知識的著作,由徐光啓、李之藻、李天經、湯若望等人編譯。著書時間從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到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歷時5年。

https://baike.baidu.hk/item/%E5%B4%87%E7%A6%8E%E6%9B%86%E6%9B%B8/1307952

時憲曆_百度百科

《時憲曆》一書,制定於明末,正式採用定氣。這是中國曆法史上第五次亦是最後一次大改革。明朝末年,經過四十多年實測,引用西洋法數,編成《崇禎曆書》,未及正式頒行而明已亡。清初,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把它加以刪改並壓縮,進呈清政府。清政府把它改名為《西洋曆法新書》,並且根據它的數據編制曆書,叫做時憲曆。時憲曆廢除了圭表測影法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份,據以確定節氣的平氣(恆氣),正式採用以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為標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9%82%E6%86%B2%E6%9B%86/1298439
4000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Lin
Cofacts 真的假的聊天機器人提醒您,這是個誤會,不過湯若望在明末確實有對農曆曆法有做出貢獻。
現代通用的“農曆”是民國以後才有的,不是湯若望等傳教士編制的。

References

http://www.duob.cn/cont/811/214615.html

https://www.luoow.com/dc_hk/105313974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