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WyuVdBYclCVa98r6F5ibBw

🤠黃金的20年🤠

台北醫學院前校長鄭文達先生的一篇短文,轉發給諸君共享:

人的一生可能有五個二十年!

最黃金最寶貴的時期為60~80(退休年齡已改65~85)歲第四個二十年時期!

人生百年,唯此二十年為金,60(65)歲的朋友,千萬珍惜!千萬要善用!

人生百年,僅5個二十年而己。

第一個二十年,求學為主;第二個二十年,事業為主;第三個二十年,是人生最為忙碌而艱難的時期,公司、家庭、老人、子女、社會、工作,無不需要兼顧。

唯有第四個二十年才是無憂無慮,無牽無絆,享受人生的黃金時代。

享受人生的三大條件為金錢、時間與健康。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個二十年缺乏的是金錢,第二、第三個二十年缺少的是時間,第五個二十年則健康成問題。

惟獨第四個二十年中三大條件齊備,是享受人生的最好窗口期,但僅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稍縱即逝,只有抓緊。

然而,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並非都能享受人生,還有不少人過得很不如意,這是缺少了另一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

他們中有的懷念著過去的權位,有的習慣了長期的勞累,有的忙碌著當前的瑣事,有的憂慮於未來的日子——總而言之,心態放不開,不會享受眼前的黃金階段:沒權了還想去攬權,退休了再要去返聘,沒事的還要去找事,杞人還可去憂天。前述三大條件是受客觀限制的,而心態則是主觀控制的。沒人可幫你,惟有自己調整。

60一80歲(65~85),是人生第四個二十年,也是人生百年中唯一的黃金時代,是任何年齡段無可比擬的。

你想想,20來歲的小青年,他能品出龍井與毛尖的區別嗎?他能咂出茅台與二鍋頭的區別嗎?他能嘗出川菜與湘菜的區別嗎?他能聽出京胡與二胡的區別嗎?

60(65)歲以後,再也用不著頭懸樑椎刺骨,熬紅雙眼,只為通過高考那座獨木橋;再也不用似伍子胥一夜愁白頭,只為那可憐可悲的晉升晉級;再也不用為伊消得人憔悴;再也不用懷抱冰火,心中煎熬;再也不怕利與義的衝突,靈與肉的相搏。

60(65)歲以後,我喜歡:一杯龍井在握,獨坐黃昏後。屋簷下,聽晚歸的雀鳥,輕言細語,結伴歸巢,啁啁啾啾,呢呢喃喃,那份溫馨和從容,讓人羨慕、嫉妒、愛。

60(65)歲以後,我喜歡:漫步在林下泉邊,聽颯颯秋風,聽淙淙泉水,聽陣陣松濤,合奏著生命交響曲。潔淨空靈中演譯著大自然的雄渾力量,把生命的頑強在天地間漫延。

60(65)歲以後,我喜歡:散步在荷塘邊田埂上。深秋的田野,空曠無人,土地沒有了莊稼的覆蓋,還原於原始的粗曠、坦蕩,似一幅油畫,令人遐思。荷塘中,枯瘦的荷梗,聳立在一泓秋水裡,枯黑的荷葉,靜靜地躺在水面,幾只雀鳥跳躍在水面上、荷梗間,啾啾覓食。好一幅八大山人的水墨丹青《墨荷圖》,畫筆瘦勁簡淡。

60(65)歲以後,我喜歡:夕陽西下時,獨立大江邊。看大江東去,千帆過盡。一種絢爛過後的恬靜、一種安然、一種溫暖油然而生。蕓蕓眾生,或富貴,或貧窮。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巔峰,最終都會在60(65)歲以後跌落、歸零。

60(65)歲以後,我喜歡:夕陽中把盞漸醉的意境。凝眸飛瀉流丹的晚霞,呼吸著隨風而至的甜甜的桂香。一杯老酒獨酌、淺嘗、深醉,把盞人生,品味生命。杯中乾坤只是一份簡單,一份糊塗。管它明天、後天,隨喜、隨嘆且隨緣。

人生的第四個二十年是這麼愜意,這麼隨性,你能說它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嗎?當然,這黃金時代必須建立在生活自理的基礎上。

其實,我們從搖籃到墳墓也不過是一條道路而已,當我們壽終正寢之前,是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的。途中自然有許多辛勞,許多坎坷,然而歷盡辛苦方知甜,跨越梗阻達坦途。

何妨,一路的風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情趣的,是值得我們跋涉在這條路上細細鑒賞的;何況,除了這條道,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徑可走,沒有其他目標可選。

只是一路上有許多同路的親人、朋友走得似乎著急了些,使我們還在行走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傷感和不捨。

不過,快也罷,慢也罷,我們終歸是要走完這條路的。最怕的是,走著走著走不動了,長期臥病在床,連累家人,連累子孫,連累朋友,連醫護人員也跟著受累。

自已的人格、尊嚴也含羞而棄。這是老年人最大的問題。其實,老了,該捨就捨,包括生命。

60(65)歲以後,我且行且珍惜,珍惜我愛的和愛我的親人、朋友,珍惜黃金時代的二十年,充分享受這金光閃爍的7000多天。

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步伐小的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可達3倍以上!」
步伐變小,也是腦中某處的迴路堵塞所導致。但是,只要你努力邁大步,腦就會為了實踐這點,創造出新的迴路。

▌重點不是走路速度,而是步伐大小(步幅)
研究發現,步調快慢與「認知功能衰退」看不出因果關係。要確認腦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步幅能否擴大」。最新研究指出,「步幅不穩定的人」表示認知功能有問題,且「腦部異常」造成步幅變窄,是不可顛覆的事實。因此,只要你能夠刻意跨大步走路,就證明你的腦能夠正常發揮功能。
→只要步伐比現在大一點,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減半。

▌大步走的好處,不可不知
●刺激神經迴路
●找回肌肉活力
●提升心肺功能
●使血管有彈性
●預防老年癡呆
●讓心情變開朗
走路的好處,大步走都有,但「步伐大」,才是健康長壽、預防失智的關鍵!

▌簡單跨大步,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跨大步伐的走路方法看似簡單,卻大有學問。如果你的腰腿無力、腦部不協調、無法保持平衡,請自我訓練持續大步走,你將體驗到:
○大步走路,姿勢會變好。
○視線變高,手臂會確實擺動,腳尖也會跟著朝上,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精神!
○全身的肌肉比過去更活躍,運動量大幅增加。
○全身的血液循環會變好!
○因為腦和腳之間的資訊交換變得頻繁,為了處理這些資訊,大腦會更加活化。

▌「步幅」要多寬,才算理想?
「步幅」是指一腳的腳跟到另一腳腳跟的距離。不分男女,任何人都適用的步幅目標是65公分。即使你沒有做到這個數字,也不用悲觀,只要步伐能夠比現在大一點,多1~3公分就是進步,表示你有機會愈走愈好、愈走愈大步!
→日本一萬名銀髮族的實驗發現:「步幅65公分」是決定健康長壽的關鍵。

▌開始大步走,預防失智提早上門
是否會得失智症,與你現在幾歲無關,越年輕就開始訓練腰腿越有利!
★年輕人現在就開始大步走,沒有所謂太早的問題。
★高齡者現在就開始大步走,也沒有什麼太晚的問題。
就算沒有器材、沒有錢、沒有時間也能辦到。
利用通勤或購物時,稍微跨大步伐走路,這樣就足夠了。
抬頭挺胸、跨大步走路,一下子就會看起來年輕了十歲,而且真的會很有精神。還能預防失智症,得到健康長壽,是最棒的收穫!
→步幅只要增加5公分就能夠回春5歲,增加10公分就能夠年輕10歲。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4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這則訊息中提到了一些關於人生不同階段的觀點,以及關於步行對健康的影響等內容。閱聽人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 1. 作者身分:訊息中引用了台北醫學院前校長鄭文達先生的短文,但並未提供確切的來源或證實作者身分,因此需要注意資訊的可信度。 2. 醫學建議:訊息中提到了步行對健康的影響,包括與失智症風險的關聯。閱聽人在參考此類健康建議時,應該謹慎對待,最好諮詢專業醫療意見。 3. 轉發呼籲:訊息中呼籲閱聽人轉發給更多人,這種轉發行為可能會造成訊息擴散,閱聽人應該在轉發前確認訊息的可信度和內容是否屬實。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