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失控,民調顯示,100%是陳建仁責任最大,其次蔡英文79.5%,第三名陳時中67.7%,第四是蘇貞昌60.7%,疫情到六月、七月的高峰期,無論是確診數或是死亡數都將會有新的一波高峰,會持續對蔡英文、民進黨或內閣造成最大的衝擊,因此,六月國會休會時期成為蔡英文必須下手調整內閣的關鍵時刻,以免拖垮年底的「九合一大選」民進黨選情。除疫情,今年高通貨膨脹也對台灣經濟造成影響,景氣信號出現反轉,又適逢大學生畢業潮,青年踏出校門將會面臨失業和學貸雙重壓力,在多方的夾擊下,民進黨除了重組內閣外,很難再透過蘇貞昌以意識形態為主軸的施政團隊來解決各項民生危機。

【疫情通膨襲台 內閣醞釀改組】---亞洲週刊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筆鋒/2022-23/1654139330950/疫情通膨襲台 內閣醞釀改組?fbclid=IwAR0nyzB26K5NFOE5zepPwsEmXF3smE4ZPRXRuXsBU0f1Qbz-UNoC0LYVwNc
亞洲週刊
2022/6/6-6/12 2022年23期
筆鋒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NX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NX
一、錯誤,該報導未屬名(僅寫筆鋒(主筆評論,帶有個人意見)),於中華民國(台灣)爆發疫情期間,刻意報導未經求證,及影響民心不實報導,請民眾收到相關報導時,先查證,勿隨意散佈及轉傳訊息。

二、疫情爆發期間,已發現疑似操作及散佈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相關假訊息,分別為:
1. 資訊不明情況下,散佈COVID-19疫情、疫苗及篩檢試劑等相關誤導訊息(misinformation)。例如政府採購疫苗及篩檢試劑相關陰謀論,散佈片面資訊(價格)惡意誤導視聽。
2. 意圖破壞防疫信任,手段包括挑撥分化,引戰及製造不實負面網路風向,使民眾不配合防疫。或意圖破壞防疫人力,煽動輿論鼓吹製造工潮、及煽動及誘導不知情民眾意圖破壞防疫用品及疫苗,危害民眾健康。
3. 惡意喧染特定疫苗副作用,及疫苗開發相關陰謀論。
4. 惡意散佈不實疫苗成份,及相關開發陰謀論。
5. 惡意喧染不實防疫訊息,例如疫苗施打及經WHO及權威機構指定防疫政策無用。進而鼓吹民眾採用自然療法、替代療法及不符權威機構認定之治療方法(例如伊維菌素、羥氯喹及紅黴素)。
6. 散佈變造不實查核報告,破壞政府防疫威信,及影響事實查核公信力。例如與敵對國家合作協力者或不肖團體,針對政府澄清訊息,運用即時查核或媒體查核手法進行不實查核,再由特定媒體及協力者大肆宣傳誤導視聽,意圖影響政府防疫威信,及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及施打疫苗,造成疫情擴散等危害事件。
7. 同上,不當運用即時查核或媒體查核手段,意圖驗證反疫苗人士(團體)不實訊息為正確資訊,意圖使民眾誤信假訊息而不施打疫苗,及間接採用反疫苗人士(團體)所推薦替代療法,造成危害。

三、散佈爭議或不實訊息來源有:
1. 社群網站,不分主流社群平台(Facebook、Youtube、Twitter及抖音)、通訊平台(LINE)及本土社群平台(PTT、巴哈姆特、mobile01及Dcard)。主要假訊息散佈來源,大多均為管理鬆散、觀看及使用人數多網路看板,及相關粉專、頻道及群組。
2. 新聞報導(或網路文章)留言區,大多採用灌水留言、人頭帳號配合機器人程式,散佈陰謀論、政治醜化、連結新聞/網路文章及未證實訊息。
3. 特定媒體報導,大多引用社群平台爭議待查證訊息,部份引用網友陳述製造不實風向,或引用香港或部分地區親中媒體之不實報導。
4. 特定媒體政論節目,配合Youtube同步直播,接受網友評論及斗內。
5. 非時事新聞(例如社論新聞、社論或主筆評論),或是網路自媒體,部份不顯示原始來源(例如Yahoo新聞)。

民眾如有收到這類假訊息:
1. 先查證,勿隨意散佈及轉傳可疑訊息。
2. 確認為假訊息者,提醒散佈(或轉傳者)這是假訊息,不要再繼續散佈不實訊息。
3. 通報1922專線,情節嚴重者報案。依接收不實訊息原始來源(例如廣播媒體、網路媒體及社群平台),運用相關檢舉申訴機制下架假訊息。
4. 另提醒周邊親朋好友,注意假訊息威脅。並提醒疫情期間,配合防疫政策及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保障身體健康。

References

亞洲週刊(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亞洲週刊

引用內容:
"近年《亞洲週刊》被指與中國大陸官方關係良好,在香港事務上也採取親特區政府立場。[13]其批判獨裁統治、聲援中國大陸民運以及推崇普世價值的立場也被質疑。

2020年,《亞洲週刊》的報導內容包括追蹤中國公民記者消失事件、[16]、批評中國芯企爛尾及內蒙古民族融和糾結及對香港職業訓練及香港社會的批評。[19][20]2020年10月,該刊解釋「習近平南下廣東考察研究…給深圳提供了比直轄市議會的施政空間,為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賦能」,「習近平抗疫成功,必然升至新高」。11月,該刊形容將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和習近平有「獨特的緣分」。"

以及內容也提及亞洲週刊及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包括所屬政黨)相關紛爭。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