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止嗆咳的法寶」/趙明

大約四年前,我注意到喝水時嗆咳的次數愈來愈多,猜想是年紀大了,可能是喉嚨的肌肉退化了,雖然懊惱卻無技可施。

過了一段時間,竟然連吞嚥口水也會被嗆到,這真是可怕。

我告訴一位有醫學背景的朋友,她說:
「老人喝水或吃飯時,要避免說話,這樣就可以減少嗆咳。」

我回想一下自己的習慣,觀察的結果是,十次有九次我是獨自一人,在完全沒說話的情況下被嗆到。

如此一籌莫展地過了一年多,幾乎每2、3天就會嗆咳,有時一天還會出現兩次,讓我深受困擾。

不過,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怎麼最近嗆咳都沒蹦出來?
我連忙思考這陣子做了什麼鍛鍊,讓我的喉嚨變年輕了?

原來由於在庭園工作,造成我下腰疼痛,於是向後仰身來糾正彎曲的脊椎。

氣管上方,有個負責打開或蓋住氣管的「會厭軟骨」,我的頸部跟著上半身後仰時,「會厭軟母」就被推得更靠近氣管門口。

喝水時,「會厭軟骨」輕輕一撲即可迅速把氣管給蓋住,彌補了老人的慢半拍反應,這個發現讓我雀躍不已,於是我每天更勤快地向後仰身。

然後,冬天來到,庭園的植物冬眠,我的下腰痛也消失了,我常常忘記做後仰動作,嗆咳就又開始登門了。

我無奈地思考,非得每天做後仰,才能補足老人的慢半拍嗎?有沒有辦法讓「會厭軟骨」早一點起步呢?

在網上搜索了一陣子才得知,原來「會厭軟骨」是由腦子來告訴它:「什麼時候要向前撲去蓋住氣管。」
那麼,我怎麼讓腦子提早通知「會厭軟骨」向前撲呢?

繼續摸索下去,才發覺老天爺的設計有多巧妙。

人的舌根那兒有塊感應肌,它負責告訴腦子:「有液體通過了。」腦子收到信號就立刻通知「會厭軟骨」快起身向前撲,這不就像是一條流水線作業嗎?實在有趣。

於是我換了一個作法,開始培養慢慢喝水的習慣,「讓水在舌根處停留幾秒」才嚥下去。

這樣,水在下滑進到喉嚨之前,感應肌已經通知了腦子,腦子也馬上通知了「會厭軟骨」:「快向前撲蓋住氣管。」

果不其然,從此我的嗆咳大大地減少,不必再仰賴後仰的動作了。

老人嗆咳天多是從喝水開始,可能是由於液體下滑的速度比固體快吧!

我相信,有一天我的老化會進階到食物嗆咳的階段,但是我一點也不擔心,我讓食物在舌根處停留久一點,不就行了?

我想到「細嚼慢嚥
」那句話,原來!我們的老祖先早就發現這個對付老人嗆咳的法寶了。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2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這則訊息提到了一位名為趙明的老人分享了他對於嗆咳問題的經驗和解決方法。閱聽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1. 資訊來源:訊息中未提及趙明的背景或資格,僅以「老人」自稱,因此讀者無法確認他的專業或醫學知識是否可靠。 2. 醫學建議:趙明提到了一位有醫學背景的朋友給予的建議,但未提及具體的專業資格或名稱,讀者應該謹慎對待這樣的建議。 3. 解決方法:趙明提到了一種自我療法,即透過特定的動作來改善嗆咳問題。這種方法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閱聽人在嘗試之前應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的意見。 總的來說,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應保持懷疑態度,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意見,以確保自身健康和安全。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