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Line群組分享的文,一起來認識這個令人佩服的台灣女兒吧!
⋯⋯⋯⋯⋯⋯⋯⋯

「我的女兒美琴」
作者 蕭清芬

最近在美國的友人、專業圈中的同行或之前的同事中常有人問:「你在台灣的女兒近況如何?」在台灣或旅美台灣同鄉中卻常被介紹爲「蕭立委的爸爸」,暗示我要靠女兒的成就來界定自己的存在。不管如何,雖然人是存活在「關係」中,各人卻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在父母心中,女兒永遠是女兒,但並不表示她在我心目中永遠是「小」女兒,她不斷在各方面成長。這是父女間的關係陳述,因爲有了這種關係,對她的認識與了解就與他人有別,不是價値判斷上的差異,而是認識的角度不同。就此略舉幾項,表達身爲父親眼中的女兒樣貌。

多種族、多文化在她生命脈絡中暢流不息。這不但是她所承受的傳統,也是她繼續可充分使用的資源。她從母親繼承了「五月花」後裔一白種美國人的脈絡。先祖中有牧師、醫師、外交官,有蘇格蘭、英格蘭、荷闌等血統,皆有詳細家譜紀錄。她也承接了台灣最普遍的「通俗」傳統,父親出身「無名氏」錄,無法追溯到第四代祖先,可能是被「賜姓」,或屬「有唐山公,無唐山嬷」類的「台灣人」。當她在台南附小讀小學,學校要求塡寫「祖藉」時,實在難倒了作爲家長的父親。她就在這兩極會合的傳統中成長。

美琴不但是在日本出生,尙未滿週歲就隨父母繞了地球一圈,由台北經泰國,到瑞士、比利時,在荷蘭訪親後到美國見外婆。五歲隨父親學假(編註:出國進修之意)到英國小住,上幼兒學校,也跟著父母去蘇格閫、威爾斯各地旅遊。當時的鄰居有從世界各地來的不同膚色人種。 她自由自在與他們融洽相處。在台灣的鄰居也同樣是從不同背景來的,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小孩玩伴中也是多國、多文化的,她的生長環境使她成爲「多語言」的人,從小她就「多聲帶」。在家與母親講英語,跟奶奶及外面小朋友說台灣福佬話,上學說華語,到美國念書又學了日語及其他語言。

語言不但是傳達工具,更是文化思維的媒介。每當外婆及其他美方親友來台訪問,她都是「志願」翻譯者。當奶奶與我們同去美國時她也當翻譯,並向奶奶說明美國「風俗」。她不是「愛講話」,而每次開口都是口才伶俐,條條有理。

她似乎有一種天賦去適應、運用這種特殊背景。到美國念高中、上大學時,結交的朋友大多有來自「第三世界」的。念歐柏林學院時選擇住在「亞洲屋」(Asia House)及「第三世界屋」(Third World House),念哥倫比亞研究所時住「國際屋」(International House)。這種多層的接觸與關係,促成並拓寬了美琴的視野與觀點的容量,使她可從不同角度來看同一問題,也養成她能容忍與接納不同意見的肚量。

無論外表與背景,美琴總與大多數人有所不同,所以對一些不合乎大眾模型的人,特別是「弱勢」族群,她有偏愛與關懷。高中上學午餐時間,常有「少數族群」的、不易被納入自認是「貴」族群的同學,與她一起回家。上大學的聖誕假期,也帶著一大群有特殊腔調「無家可歸」的外國學生回來度假。有一年多達十七人。還有一個夏天我們甚至收留一位來自孟加拉的同學。

對不同意見的容忍並不減低美琴的是非與正義感。如有不公平或受歧視事件發生,她都挺身維護弱者的權益。高中時正値北京「天安門」民權運動事件發生,城裡有「聲援」活動,她志願參與。站在高中學校門前散發傳單,呼籲人來參加。大學某年曾有一位外來的老師,對亞洲來的及亞裔女學生有不妥當騒擾的行爲,受害者因爲文化背景不敢出聲。她得到消息,私下訪問並收集證言,經過必要的程序,告到學校當局,迫使校方立刻處理。她的作爲贏得弱勢學生的尊敬。

組織領導是美琴從小就有的能力。小時候她善於帶領鄰居小孩一起遊戲活動,並指派人擔當該負的責任。鄰居有幾位美國小孩,年紀多比她大,但每天從美國學校下課後都到我家來,問美琴說:「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她就按計畫出派令,人人服從。她的領導力實在連我這當機關主管的父親也不得不佩服。當然這種能力也爲她後來在學校競選學生社團幹部鋪路。

雖然是徹底的「happa」(混血兒),美琴對台灣意識認同卻不比「純」台灣人弱。她的原始出生證明書除「美琴」外尙有第二個名字,是沿外婆的名取的;但她主張不用這洋名。她要在名字上凸顯「獨特性」。在美國和她的洋名一樣的很多,但「Bi-khim」卻難找到第二位。不但如此,連「美琴」這名字發音正式的寫法,法律上的名字,都是道道地地的台灣話–Bi-khim。至今大概除了家人,以及法律文件上才載有第二個「洋」名外,無人知道。

在念大學及研究所時,利用機會參與或主辦宣傳台灣的活動。她曾排除萬難,在學校或社區的「國際週」活動設立不隸屬他國的、獨立的「台灣」攤位和台灣的節目。 許多同學,特別是外國來的留學生,因她對台灣的熱心關愛,以及她的政治主張與抱負,多認爲她將來若不是台灣的外交參與者,就是駐外的外交官。

她的父母及母系家族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她可被列入「教育貴族」中。但是她從沒有忘記或忽略,她父親「卑微」的出身。在台成長期間常要父親帶她到鄉下去訪問親人,詳細觀察,並詢問農村生活的情況。她對父親在二次大戰期間,「疏開」到鄉下的生活,特別感興趣。她深深了解沒有受正式教育,並不是「無知」;這些鄉下人有無法說明的——人的尊嚴,與許多「智慧」,不是書本上學得來的。「卑微」的根在心靈深處呼喚她,提醒她的存在。

做事貫徹始終,有堅強的毅力完成計畫或受交代的事,又是美琴的性格。最近幾年往返美國,除了一次是參加弟弟的婚禮外,其餘都是公事。難得回家,但是卻一直坐在電腦前打字,爲自己或受託者寫講稿,又是電話來往不停。勸她提早休息,她都說事情沒辦完怎麼可以!

常有人問我,女兒有成就,比我更出名,有何感想。我總會回答:一個人的成就不可與他人比,要與自己的能力極限比,是否盡力發展到上帝所賦予的恩賜的最大可能爲要。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質與量的恩賜。以此爲始來運作經營,各盡其能。不可以高低來衡量。

美琴有許多我所沒有的天分與能力,有許多事她會比我做得更完美。一代勝過一代,是應當的,如此世界才會進步。有了美琴,我自認對我的母國台灣的社會,也盡了一項間接的貢獻。她是她,她也是我的期望代理(proxy)。更希望台灣的同胞及選民提供她場地與機會,使這種貢獻能持續下去,使台灣走向更光明的前途。

我爲我的女兒美琴,以及台灣的將來,懇求上帝眷顧賜福。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8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根據這則訊息的內容,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別留意或懷疑的地方: 1. 訊息的作者和日期:訊息中提到的作者是蕭清芬,但並未提供任何相關的背景資料或來源。此外,訊息中也沒有提供確切的發布日期,只知道它在2021年6月流傳。因此,我們無法確定這個訊息的可信度和真實性。 2. 訊息的內容:訊息描述了作者的女兒美琴的成就和特點,並強調她對台灣的貢獻。然而,這些描述並未提供具體的證據或例子來支持這些主張。因此,我們需要謹慎對待這些宣稱,並尋找更多的資訊來驗證其真實性。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