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當市長看不出偉大政績,台北市都弄不好,國家能弄好?」,這是我在新聞上看到的評論。

想來實在可怕,不管你有多認真努力,多年的辛勞到了名嘴口中,幾個字就灰飛煙滅,簡單幾句話,就可以抺煞八年苦工。

我覺得泛藍跟泛綠一樣,資訊很大程度都被覆蓋,我很少稱讚人,但這次,我想是有需要做個平衡報導。

柯文哲最大的一項政績,是減債570億元,做為對比,高雄在陳菊任內負債衝上3000億,桃園在鄭文燦任內負債多出1000億,要知道,拿納稅錢亂花是很簡單的事,不但自己不痛不癢,藍綠普天同樂,民眾還會覺得「很有建設」。

相比之下,單是堅持要「減債」,就已經很不容易,吃力不討好,而且570億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已經足以提供重啟核四廠的預算了。

請注意,同時期中央政府幾乎沒有一條政策可以創造同樣數額的利多,倒是有無數的賠錢貨,單唐鳳一人可以就燒掉200億元。

至於所謂「8年沒建設」,我隨手列舉,有東西區門戶計畫、南港轉運站興建營運移轉BOT案(預計2025完工)、公辦都更案「南港之心」(預計2029完工)、巷弄大幅劃設「綠色標線型人行道」、五大市場改建等等。

其中,拆除忠孝橋引道,我印象中計畫了將近一年,最後利用過年時間,將原本預計要花兩三個月的工程,縮短到僅用8天完成,過程中,隨便錯一個環節,都不會成功,YT有一大堆紀錄片,可以自行找找。

還有一項很大的亮點,是蓋社宅2萬戶,數字佔全國數額的一半,換句話說,台北的貢獻相當於其它五都總合,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巿,這絕不容易,而且台北巿的社宅,並不是外觀難看、出入成份複雜的鄰避設施,而是美觀且多功能的設計。

路過這些建案,若不說出來,可能不會認出它們是社宅。

很多人說他5萬戶的政策跳票,但我會說,五萬是理想,他已經盡力了,就算只有2萬,也遠遠勝過別人。

至於五大弊案,其實都有下文,美河巿成功向日勝生討回33.5億元,松菸文創追回收益3.5億元,總計37億,再加上先前的570億,柯替台北賺到600億,另外,柯並沒有惡搞大巨蛋,不按圖施工的是遠雄,放任不理的是前巿府,相關官司,台北巿府都是勝訴的。

而巨蛋之所以會拖這麼久,除了工程與款項需要談判/重做以外,內政部中央刻意不審查防火避難性功能,卡蛋超過1年半的時間,直到柯卸任才放行,也是原因之一。

誠如柯所說,「他要擋你有什麼辦法」,但不明所以的民眾,就只會以為「拖很久,都是柯的錯」。

還有不要忘記了,在疫情最緊張的那一年,在想防疫政策的都是柯文哲,其他地方都在跟進,如果當年柯文哲不是台北市長,天知道要多犧牲幾千個人。

至於電視上很多人在罵他,尤其在11/24之後,突然變成全民公敵,那是當然的,國家機器利益這麼龐大,立委、官員、議員空缺就那麼多,突然來了一個搶位子、不貪污、又跟建商沒什麼關係的人,當然要批鬥到底。

我過去也曾批評柯很多事情,但那些都不是致命傷,他唯一最大的缺陷是能源政策,但這點所有候選人都相同,比起柯,嘴上說不反核但實際反核的人,更令我噁心。

以上資訊全部搜尋得到,都可以自己驗證,電視看得愈多,反而認知會愈偏離事實,請自己小心。

檯面上,言行一致、邏輯一致、錯也錯一樣的人,只有柯分數最高,希望他保持下去,也希望民眾不要做錯選擇。
-------------------------
轉自臉書 工程師看政治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6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根據這則訊息的內容,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別留意或懷疑的地方: 1. 資訊來源:訊息提到是轉自臉書的「工程師看政治」,但並未提供具體的臉書帳號或連結,這可能使人難以驗證訊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2. 偏見和立場:訊息中明顯表達了對柯文哲市長的正面評價,並批評了其他政治人物和政黨。這可能反映了訊息傳播者的個人立場和偏見,需要注意是否存在選擇性呈現事實或偏頗的情況。 3. 資料來源:訊息中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政績和數據,如減債數字、社宅建設等,但並未提供具體的資料來源或引用來源。這使得閱聽人難以驗證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4. 誇大或簡化:訊息中對柯文哲市長的政績進行了一些誇大或簡化的描述,如將減債和社宅建設視為柯文哲最大的政績,並對其他政治人物的負面行為進行了強調。這可能使人對柯文哲的整體表現和其他政治人物的政策進行過度簡化或片面評價。 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地方,並保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進一步驗證資訊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