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進口的「焙乾秋刀魚節」,在邊境檢出一級致癌物「苯(a)駢芘」80.6μg/kg,超標近40倍,5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邊境檢驗強度調整為20%至50%。

楊振昌表示,【苯駢芘類】在動物實驗中,主要風險為致癌,吸入會引發【肺部癌症】,吃下肚則會導致【腸胃道癌症】,如【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基本上當油脂在高溫狀況下可能會產生,油炸類食物比較容易出現這類物質,
以燒烤來說,大概【超過350度】就會產生。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E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E
一、食藥署2024年3月公布,邊境驗出日本進口「焙乾秋刀魚」含有致癌物質「苯(a)駢芘」,含量超標40倍,已請業者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市面。

毒物專家解釋,此物質常出現在高溫加熱、烘乾、煙燻食物中,但跟核廢水、核種汙染無關,傳言影片的說法是誤導。

二、傳言影片提及日本北海道魚群暴斃事是核廢水造成,查核中心過去已查證,魚群暴斃多與低溫、大魚追趕有關,與核廢水無關。另傳言也提到日本政府官員園田康博喝核廢水死亡,這也是虛構訊息。

三、有關日本河水發現全氟化物(PFAS);專家解釋,PFAS是化學合成物,存於民生用品、電子工業當中,與核廢水、核汙染無關。

近期台灣確實有驗出日本秋刀魚含致癌物質,但該物質與日本核廢水無關;影片中也拼湊其他無關事件,誤導民眾核汙染導致日本水產品都有問題。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資料: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References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10469

【易生誤解】網傳「日本秋刀魚驗出致癌物質,過去也發生魚群集體暴斃,跟核廢水有關」?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4/10版】 近期影音平台熱傳一段影片稱日本秋刀魚驗出致癌物,另提到日本過去發生魚群暴斃事件等,稱跟日本核廢水排放有關,事實是什麼? 一、食藥署2024年3月公布,邊境驗出日本進口「焙乾秋刀魚」含有致癌物質「苯(a)駢芘」,含量超標40倍,已請業者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市面。 毒物專家解釋,此物質常出現在高溫加熱、烘乾、煙燻食物中,但跟核廢水、核種汙染無關,傳言影片的說法是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10469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AI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