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信息僅提供參考,如何選擇看個人;

一位中央銀行退休大姊的提醒:

她剛看了一下,上網登記除要身份證號碼,還要健保卡號,健保卡號很少會要求提供,被洩漏機會相對少,但這次登記要一次完整的登入雙證件的號碼和銀行帳號,有點讓人擔憂,若一併洩漏後果可怕!

台灣的資安不嚴謹、漏洞很多,數發部未能有效保護人民的個資;

最重要是這次領款的系統是一次性系統,跟當時的實名制QR code一樣,用完後就不會有人去維護,資料恐怕會如同全台2300萬人戶籍資料被賣一樣!

所以建議不要用網路登記,到ATM靠卡或是郵局櫃檯領現比較安全。

提供參考。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MrOrz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personal perspective
originally written by MrOrz
大眾關注「登記入帳」系統是具備資安意識的好事情,但群眾也應理性分析風險,不要讓網傳訊息裡誇大的語句來影響自身決策。

💡 2023 年普發現金系統的資訊安全,可以分成「系統上線期間被駭入的風險」、與「未來系統下線之後,所留存資料流出的風險」兩大塊來分析:

【關於系統上線期間遭駭的風險】

🧑‍💻 根據數發部 2023 年 2 月的關於普發現金系統報告,財金公司已將原始碼交付檢測、弱點掃描、滲透測試,也有安排複測來檢驗系統弱點修補情形。這些措施可降低駭客成功入侵系統的機會。

🔐 財政部於 2023/3/23 發文指出,系統採用「資料傳輸全程加密、使用資料須獲得授權、資料存放以加密方式儲存」等方式,減少資料流出的機會與影響。

【關於發現金執行完畢後,留存資料流出的風險】

🚮 財政部表示「普發現金專案執行結束後一個月(預計在113年2月底前) ,本次蒐集到的相關個人資料會立即刪除,絕不保存」。

🕵️ 審計部曾在 2022 年針對疫調輔助平臺進行稽核,指出部分防疫個資檔案散落於非公務個人電腦或行動裝置,也沒有確認防疫個資已刪除或銷毀,因此存有個資洩漏或不當使用等風險;不過,2022 年底經審計部追蹤,委外廠商與地方政府儲存的個資、簡訊資訊均有有督導銷毀。

👀 此次 6000.gov.tw 的資料管理較為集中,也比較容易落實資訊刪除作業,但後續刪除作業是否有落實,仍有賴未來大眾關注。

💡 綜合以上,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固然重要,每個人在提供自身資料之前,都應該審慎評估風險。不過,2023 年 3 月 22 起的數篇針對普發現金系統的網傳訊息中,有著「容易被駭」「洩漏後果可怕」「用完沒人維護,資料肯定被賣」這類的句子,將風險過度誇大且沒有根據;提及不具名的「中央銀行退休行員」也試圖增加訊息的權威性,與過往的匿名網路傳言的手法相當接近。建議大眾下判斷時,不要被網傳訊息的這些手法所影響。

Opinion Sources

【普發現金系統相關資訊】
2023/2/23 數發部數位策略司 - 本部重要會議指(裁)示事項追蹤列管辧理情形
第 6 項 - 普發現金系統建置案
https://www-api.moda.gov.tw/File/Get/moda/zh-tw/hsA5CAMz99IYCRU
https://moda.gov.tw/press/background-information/3961

財政部 2023/3/23 發文澄清
https://www.facebook.com/mof.gov.tw/posts/pfbid0s3vgdykasW5WthEefMqatkHjjrW5WZpcjzeHPHgznS2y6qUJkMkY5Sz33baZi3Wkl
2023/3/23 登記入帳個資外洩是謠言!數位部:資料明年2月底前全刪除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48778

2023/2/10 審計部 - 政府防疫個資管理與外部稽核等作業未盡周妥,審計部促請改善
https://www.audit.gov.tw/p/406-1000-8556,r12.php?Lang=zh-tw

【過往匿名網路傳言案例】
https://iorg.tw/eval/3

登記入帳個資外洩是謠言!數位部:資料明年2月底前全刪除 - 自由財經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普發現金「登記入帳」開跑第2天,LINE群組已開始轉傳資料會被販賣的謠言。數位部強調,民眾上網登記的資料,僅限本次發放資料檢核使用,數位部設計有嚴密的資料保護機制;且在普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48778

「我的鄰居養石斑」可判定為資訊操弄 – IORG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時事練習題 ﹏ 第 3 題 – IORG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https://iorg.tw/eval/3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