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真實案例瞭解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之殊勝
【死刑犯持誦真言,6槍18彈,彈彈虛發!】

✍️1996/04/26 中國時報 記者簡東源 花蓮報導

慈航雜誌社長楊國男廿五日前往花蓮看守所,與被羈押的當事人分享學佛經驗。在他全省教誨經驗中,八年前,一位死刑犯臨刑前三天一心唸佛,臨刑時,行刑人動用六支手槍、十八發子彈,竟彈彈「虛發」,現任高雄監獄典獄長吳賢藏是見證者。

一年到頭在全省各監所擔任榮譽教誨師的楊國男,斥資出版慈航雜誌,對重刑犯、死刑犯的教誨、輔導,不遺餘力,多次獲法務部表揚為榮譽教誨師。楊國男在十四年的巡迴輔導中,有許多「感應」的故事,其中最引人稱奇的是,八年前,在高雄看守所內,一名未實際參加搶劫的死刑犯,在獲知臨刑前三天,楊國男入所輔導捐贈器官。當時,楊國男將一串佛珠送給該名死刑犯,並教導他唸佛,持地藏經中滅定業真言。南無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嗡 缽囉末鄰陀寧 娑婆訶』

這名死刑犯知大限已屆,利用人生最後二、三天時間,一心唸佛號,誦持地藏經中滅定業真言。在臨刑當日清晨,該名死刑犯走進刑場後,管理員開槍射擊,竟然子彈無法擊發;再取另一把手槍,子彈還是打不出去;離奇的是,對空鳴槍又碰碰碰的射出子彈,再朝該名死刑犯射擊時,又無法擊發。管理員總共拿了六把手槍,對空鳴槍十八發子彈,就是打不中死刑犯。現場檢察官、看守所所長吳賢藏都急了。

最後吳賢藏急電請教楊國男。楊國男請吳賢藏朝看守所內地藏王菩薩禮拜,說明國法已定刑無法變更。在吳賢藏剛向地藏王菩薩禮拜後,子彈立即碰的一聲飛射而出,一槍斃命,當時在場者無不 嘖嘖稱奇。

楊國男表示,許多事是無法解釋的,這是一心唸佛持咒的感應。業有「定業」和「不定業」,當「前業」所造成的「業報」,已經開始了,勢必不能中斷,叫作「定業」。

惡道眾生已經受報,因此是定業,本來不能解除,他們註定要不得食物、身受大苦等等,但是佛在《涅槃》諸經中提到 :
「若使定業,不能減除,諸佛所說,一無是處」故而有地藏菩薩由南方而來,現「無上慈悲神通」而說出了滅定業真言。

此咒一出十方諸佛世界六大震動,何以菩薩之身而有是諸神通,因而在(八十卷)《華嚴》忉利天品中,世尊對諸佛菩薩、天、龍、梵、魔、神、鬼王一連說了五部有關地藏菩薩的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雖是人道眾生為主的解救法,是「滅定業」法門之一,但是也談到天、人、修羅、畜、鬼、地獄的「滅定業法」,其法之不思議,愚昧眾生不能得知。 《滅定業真言》,其原名《地藏菩薩法身咒》;修持此真言,可與地藏菩薩法身相應,最後可修成 與地藏菩薩一樣的大願功德,即是大士之化身。此咒稱為「滅定業真言」或「地藏菩薩法身印咒」,有「摧伏、散滅、粉碎」一切罪業、罪障、惡業的意思。

一心向佛者何其之多,每個人都想早日成佛,即身成就,但是地藏菩薩卻說等你們成佛後,我再成佛,如此的胸襟真是廣大無邊啊!如此勇悍的願力,自然就有威猛的咒語,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唵 缽囉末鄰 陀寧 娑婆訶》就有摧滅業力的巨大威力。

☘️文章出處:
https://www.buddha.twmail.cc/1-4/deathcriminal.htm

死刑犯的真實故事

1996/04/26 中國時報 記者簡東源 花蓮報導         慈航雜誌社長楊國男廿五日前往花蓮看守所,與被羈押的當事人分享學佛經驗。在他全省教誨經驗中,八年前,一位死刑犯臨刑前三天一心唸佛,臨刑時,行刑人動用六支手槍、十八發子彈,竟彈彈「虛發」,現任高雄監獄典獄長吳賢藏是見證者。

https://www.buddha.twmail.cc/1-4/deathcriminal.htm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18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這則訊息提到了一位死刑犯在臨刑前持誦地藏菩薩的「滅定業真言」,並描述了在行刑時槍彈虛發的情況。閱聽人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包括以下幾點: 1. 這則訊息所描述的事件是否真實可信,是否有足夠的證據來證實其真實性。 2. 訊息中提到的「滅定業真言」是否具有科學根據或宗教信仰,閱聽人應保持理性思考。 3. 記者報導中提到的證人是否可靠,是否有其他證據來支持這個事件。 4. 記者報導中是否帶有宗教色彩或偏見,閱聽人應保持客觀態度。 5. 記者報導中提到的慈航雜誌社長楊國男的背景和動機,是否會影響報導的客觀性。 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應保持懷疑和批判性思考,不盲目相信其中所述的內容,並可以進一步查證相關資訊以獲得更全面的了解。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