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與好朋友分享:
《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

主講人是蜚聲海內外的知名教授,海報兩天前就貼出去了,反應異常熱烈,同學們紛紛趕到現場,要一睹教授的風采。

離開講還有十分鐘,學生們紛紛進入到會場中,在他們跨進會場的一瞬,不約而同地發現腳下有一塊香蕉皮,在抬腿避開時,都不忘埋怨兩句:是誰這麼缺德?一點公共意識都沒有!

主辦單位是怎麼搞的?現在的人,什麼素質?

大家嘰哩咕嚕抱怨著跨過那塊香蕉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靜等著教授的光臨。

幾分鐘後,教授準時到達。

他也發現地上的香蕉皮,扶扶眼鏡上前仔細端詳。

教室裡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教授的一舉一動。

教授看清楚腳下是一塊香蕉皮,勃然大怒,指著它大聲說道:「你怎麼可以呆在這個地方呢?你應該是在垃圾桶裡睡覺!怎麼這麼沒有公德心、沒有環保意識,要是有人踩到你摔傷怎麼辦?你太不像話了!」

憤怒讓他的眼鏡在鼻樑上跳動著,讓人一下子想起被小事激怒的唐老鴨,聽眾席上頓時傳來一陣陣笑聲。

教授沒理會,繼續憤怒,對著香蕉皮繼續發火。

聽眾席上,有學生不耐煩了,大聲說:算了吧!教授,別費力氣了,你不可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教授聽了,突然,轉過頭來,滿臉紅光地笑了,並伸手把香蕉皮撿起來,放進講臺旁的垃圾桶裡,用紙巾擦擦手說:「剛才那位同學說什麼?能再說說嗎?」

教室頓時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教授說:「我聽見了,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講的題目!」

這時,牆上的大螢幕上開始播放同學們剛才入場時的鏡頭,同學們千姿百態地跨越香蕉皮和版本各異的埋怨聲清晰地傳了出來。

大家最初哄笑著,慢慢變得鴨雀無聲。

教授說:「這是我特意安排的一個環節,我想給大家講的道理,其實你們已明白並喊了出來。」

但對你們來說,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而用道理指導自己的行為,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相信,在坐的幾百名同學,沒有一個人不懂得香蕉皮是罵不進垃圾桶的,但大家缺乏動一動手,以舉手之勞去改變現狀的行為。

這就如同許多人感覺社會冷漠,而又吝於付出一個笑臉;埋怨環境污染,卻又不願意撿一片垃圾;咒罵腐敗和貪污,遇事卻本能地想去托關係走後門;感歎道德水準下降,卻又不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做任何一件善事……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和咒罵。

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身體力行去做事。

責任永遠在別人身上,而自己永遠都是受害者!

這些做法與心態,無限放大了消極面,而使人看見的都是絕望。

事實上,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社會的每一分進步,都是需要人們用行動去構建,如果我不亂扔垃圾,這個世界就少了一個污染源;如果我再將身邊的垃圾清理掉,世界就乾淨了一分;如果我的行為感化並帶動了一個人,那麼世界上又多了一份乾淨的原因。

記住,垃圾不會被罵進垃圾桶,你得行動!從現在開始!

2022、09、30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5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根據這則訊息的內容,以下是需要特別留意或懷疑的地方: 1. 訊息的日期:這則訊息是在2022年10月流傳的,而現在已經是2023年9月,所以訊息的內容可能已經過時或不再具有現實性。 2. 訊息的真實性:由於這則訊息是在網路上流傳的,我們無法確定其中的故事是否真實發生過,或者是否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3. 訊息的作者和來源:這則訊息並未提及作者的身份或訊息的來源,因此我們無法確定訊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4. 訊息的目的和意圖:這則訊息似乎是要傳達一個道德教訓,但我們需要思考訊息的目的和意圖,以及是否有其他隱含的訊息或宣傳。 由於這些地方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和確認,作為閱聽人,我們應該保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並進一步尋找更多的資訊來驗證訊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