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章分享~
~by謝無愁

106/7/7小暑-熱浪來襲是應天時,外熱內寒是人為

若不容易排汗,要喝薑母茶和紅豆薏仁湯。
內寒造成代謝不良,外熱會嗜吃冷涼,二者相加即出現體表皮膚熱,但身體內環境濕冷不啟動散熱模式而出現的體質。
注意事項:喝到流汗,或喝了火氣大就需停用

熱浪來襲的保養方式
持續補充水份攝取,若汗流不止則鮮榨檸檬汁加鹽,濃度口感類似運動飲料即可,或喝酸梅汁也可以保持水份不易快速散失。
注意事項:即使天熱也不宜喝冷涼的飲料,若胃腸較弱者容易吃水果或冷涼而腹瀉,可比照上文辦理,症狀改善即可停服。

#冬病夏治
#忌冷涼就是保養心法
#筋骨關節酸痛也是濕氣重的體質勿貪一時嘴饞吃冷涼小心秋冬季全身關節不聽你的

小暑(7/7)-熱在三伏天,避暑祛水濕

過了農曆六月,已經完全脫離梅雨季的影響,接著而來的夏季午後雷陣雨,以及熱帶性低氣壓(颱風)的來臨;民間習俗中,在農曆六月初六,日會天門時,到寺廟祈求補運和平安。小暑開始以後,天氣會顯著的一天熱過一天,對於暑熱期間的保養及預防就十分重要了。

小暑迎來三伏,意味著避暑熱的時節已到來,減少往炎熱的地區活動,避開暑氣;小暑迎來的不是涼風,而是熱浪,即使七月份還有機會到郊外踏青,即使如此,體質仍會因氣候炎熱貪食冷飲、冰品而造成脾虛消化不良,輕則出現外熱內寒的流感發燒伴隨腹瀉四肢發冷的症狀,重則出現汗閉不出的中暑兼水濕停滯的水腫。

水腫多表現在手臂、小腿有輕度凹痕、伴隨體力不支、食慾不振、呼吸氣短等症狀;通常只需忌食生冷、冰品、冷飲或只吃水果當正餐的習慣,通常可以很快改善水腫現象,倘若已形成氣虛水濕的體質時,可以煮薏仁紅豆湯幫助健脾除濕,薏仁選擇大薏仁或紅薏仁皆可,撘配紅豆同煮時,在水沸騰時先加入一小匙鹽,轉小火把薏仁和紅豆煮到全熟以後,再加糖調味,既水消腫,又具有健脾的作用,不妨試試。

孫思邈著《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盛夏主心,心火過旺時易傷肺氣,故減少苦味食材的攝取,增加辛溫行氣的食材,夏季盛產的苦瓜可以清心火,所以苦瓜可以常吃,不在減苦的限制。辛味的食材多以辛香料為主,如生姜、洋蔥、茴香、九層塔、八角等辛香料,幫助肺氣抒發。

暑熱對於女性的月事期間也是較大的考驗,熱盛對於細菌或黴菌感染常困擾女性,除了保持透氣以外,也需要同時在重點部位保溫,如腰、臍、腿、膝蓋和腳踝的部位,若受風或受寒時,就容易損及子宮,影響經血疏通;另一個盛夏常見的減重行為,在體脂肪快速被代謝的過程中,也容易讓冷氣間的冷空氣和嗜吃冷涼食物造成體質寒熱失調的症狀,後遺症除了會好發痛經或血塊增多以外,子宮受寒不僅容易累積皮下脂肪在小腹,也會增加內臟脂肪的堆積出現內臟發炎的症狀,養成避免吃生冷和保暖重點部位是夏季特別需要注意的保養方式。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1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Lin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true 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Lin
小暑迎來三伏,意味著避暑熱的時節已到來,減少往炎熱的地區活動,避開暑氣。

References

https://wakeuplife448.wordpress.com/2016/07/07/24節氣:小暑/
小暑(7/7)-熱在三伏天,避暑祛水濕

http://www.gooread.com/article/20123262744/
三伏天如何養生

24節氣:小暑

小暑(7/7)-熱在三伏天,避暑祛水濕   過了農曆六月,已經完全脫離梅雨季的影響,接著而來的夏季午後雷陣雨,以及熱帶性低氣壓(颱風)的來臨;民間習俗中,在農曆六月初六,日會天門時,到寺廟祈求補運和平安。 小暑開始以後,天氣會顯著的一天熱過一天,對於暑熱期間的保養及預防就十分重要了。   小暑迎來三伏,意味著避暑熱的時節已到來,減少往炎熱的地區活動,避開暑氣; 小暑迎來的不是涼風,而是熱浪,即使

https://wakeuplife448.wordpress.com/2016/07/07/24%E7%AF%80%E6%B0%A3%EF%BC%9A%E5%B0%8F%E6%9A%91/

三伏天如何養生?豆蔻煮水喝防暑祛溼

當然,七八月份裡更多的日子,我國許多地區的天氣形勢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或影響,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和地面輻射增溫,三伏天的“乾熱天氣”還是占主導地位。   最近全國各地的氣溫不斷上升,部分省市氣溫直接突破40度高溫。眾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時候稍微不注意就會中暑或者患病。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   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的養生重點

http://www.gooread.com/article/20123262744/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