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紅肉(尤其是加工紅肉)與失智風險和認知衰退有關。
⭕每天吃 超過一份未加工紅肉(3盎司,相當於一塊肥皂大小)與 16% 的認知功能下降之風險上升有關。
⭕加工肉品(例如培根、熱狗、香腸)每天超過 1/4 份與 13% 的失智風險、14% 的認知衰退風險上升有關。
⭕改用堅果和豆類等蛋白質來源,可減少失智風險。
⭕將每天一份紅肉替換成堅果或豆類,可使失智風險減少 19%,認知衰退風險減少 21%,並讓大腦老化速度放緩約 1.4 年。
研究背景與方法
⭕此研究由麻州醫院、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及 Broad Institute 等機構共同進行,於兩天前發表在 《Neurology》 期刊線上。
⭕研究對象來自兩大美國長期隊列:護士健康研究(NHS) 與 健康專業人員隨訪研究(HPFS),總計近 134,000 人。追蹤時間最長可達 43 年,研究包含:
🟩飲食問卷(2~4年更新一次)
🟩失智診斷(臨床或醫療紀錄)
🟩客觀認知測試
🟩主觀認知衰退(SCD)自我評估
紅肉如何影響大腦健康?
⭕加工過程與飽和脂肪、鈉:這些因素可能透過血管、神經元細胞的代謝負擔影響大腦功能。
⭕腸道菌相: 紅肉在腸道被分解時可能產生 TMAO(三甲胺氧化物),促進阿茲海默症兩大毒性蛋白(類澱粉蛋白斑塊與tau蛋白糾纏)的形成,增加失智風險。
對臨床與日常生活的建議
⭕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量:每天盡量不超過 3 盎司(1 份),加工肉盡量限量或避免。
⭕蛋白質來源多樣化:用堅果、豆類、魚類等替代部分紅肉,有助降低失智與認知退化風險。
⭕注意整體生活型態:失智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交互影響,故維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控制血壓血糖也有助於保護大腦。
後續研究與臨床意義
⭕由於失智往往歷時數十年,大規模、長期的研究十分關鍵。
⭕研究團隊將持續探討紅肉與腸道菌相、TMAO 的深入機制,以便更準確地解釋紅肉對認知衰退與失智的致病機轉。
⭕研究呼籲在訂定 飲食指南 時,應將 「認知健康」 納入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同等重要的考量範疇。
⭕簡而言之,這項長期大型研究強調:降低紅肉攝取、尤其是加工肉品的份量,並以堅果、豆類、魚類等蛋白質來源替代,有望減少失智與認知衰退的風險。同時也再次提醒,維持整體健康生活型態對大腦至關重要。
點評:美牛業者不喜歡這個研究。
https://www.neurology.org/doi/10.1212/WNL.000000000021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