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文~
《用愛傾聽 》

我家住在二樓。那段日子,我被樓上樓下的住戶折騰得快瘋掉了。

住在我樓下的是一對夫妻。為了生活,這對夫妻買了一輛破舊的三輪摩托車,那輛摩托車破舊得像個嚴重的哮喘病人,噪聲巨大。

每晚,我躺在床上,剛有一點睡意的時候,那輛摩托車就拼命〝咳嗽〞著回來了,攪得我睡意全消。

我樓上的那家住戶,給女兒買了一支簫。每天天剛麻麻亮,就逼著女兒練習。

那聲音嗚嗚咽咽,聽在耳裡,像鬼哭狼嚎。我每晚被樓下摩托車的〝咳嗽〞攪得沒有睡意,早晨又被樓上的簫聲〝哭醒〞。

我想,是該好好與樓上樓下的住戶談一談了。

但臨到了他們的家門口,我又猶豫了,樓下的那個住戶,破摩托車就是他們的飯碗,樓上的那個住戶,簫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希望,難道我要他們放棄飯碗、放棄希望?我不忍心開口。

幾經考慮,我決定搬家,搬到一個清靜的地方,那樣有利於我的寫作,也有利於我的健康。

我找到一位朋友,訴說了我的苦衷,叫他幫我物色一個好的住所。

朋友笑瞇瞇地聽著,然後問我:「你覺得我居住的環境怎樣?」

我說:「就是覺得你這裡清靜,所以叫你幫我找住的地方。」

朋友點點頭說:「好吧你先在我家裡坐一個小時,感受一下。」

我在朋友家裡呆了一個小時,這裡的環境確實安靜,但一個小時後,人們陸續下班回家,嘈雜開始顯現。最要命的是,隔壁的陽台上,傳來一陣類似於說話的聲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聲音在喊叫,聲音刺耳而模糊,聽了格外不舒服。我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

朋友說:「一個9歲的男孩,在學說話。你仔細聽聽,他說的是什麼?」

我側耳傾聽,那男孩無疑在重複一句話,但我怎麼聽都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我猜測說:「他好像在說,羊剛撲倒在地。

朋友哈哈大笑,說:「你錯了,他是說,陽光普照大地。」說著話,他拉開了通往陽台的門,使那孩子傳過來的聲音更大一些。

我聽到,有一位婦女在不斷地糾正那個男孩的發音。

婦女說的正是「陽光普照大地」。

但無論怎麼糾正,那男孩說的仍是「羊剛撲倒在地」。

朋友問我:「如果讓你住在這裡每天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感覺如何?」

我直搖頭,實話實說:「受不了,不但聲音太吵,而且他怎麼學都學不會,聽著都替他急死。」

但是朋友說:「在我的耳朵裡,這孩子的聲音簡直就是一曲美妙的音樂,不但我有這樣的感覺,住在我們這棟樓裡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朋友見我一臉詫異,便解釋說:

這孩子是個棄兒,一出生就又聾又啞,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拋棄了他,是我的鄰居將他撿了回來,不但撫養他,而且到處求醫問藥為他治療。

從他4歲開始,我的鄰居就教他說話,我們都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的鄰居鍥而不捨,堅持每天教他。到他5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居然開口叫媽媽了,雖然聲音那麼模糊,但我們都聽清楚了。

我的鄰居當時就激動得哭了,我們在場的許多人都熱淚盈眶。我的鄰居含辛茹苦這麼多年,終於讓這孩子開口說話了,你說這怎麼不讓人激動?

從這以後,我的鄰居更加認真地教他說話。我們這棟樓裡的住戶,都覺得這聲音就是美妙的音樂。

在我離開朋友家的時候,朋友說:「你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刺耳,讓你很不舒服,是因為你是用耳朵在聽。而我們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動聽,是因為我們用愛在聽。只要學會用愛去傾聽,這世間許多聲音,都是美妙的音樂。
耳朵,是讓我們聆聽世間所有紛雜的聲音;而心,是讓我們將所有紛雜的聲音,轉換成美妙動聽的音樂。」

如果你想享受美妙動聽的音樂,就要學會用愛傾聽。

懂得喝茶的人找到《感覺》

懂得知足的人找到《快樂》

懂得放下的人找到《自在》

懂得珍惜的人找到《幸福》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

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1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根據這則訊息的內容,以下是需要特別留意或懷疑的地方: 1. 故事情節:這則訊息是一個故事,描述了主角被樓上樓下的住戶所困擾,最後透過朋友的教導學會用愛傾聽。然而,這個故事並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背景或來源,讓人難以確認故事的真實性。 2. 情感煽動:這則訊息以情感煽動的方式呈現,描述了主角被困擾的情境以及朋友的教導帶來的感動。然而,這種情感煽動的手法可能會影響讀者的判斷力,使其更容易相信或接受訊息中的內容。 3. 缺乏證據:這則訊息並未提供任何證據或來源來支持故事中的事件。沒有提供住戶的真實姓名、地點或其他證據,讓人難以驗證故事的真實性。 因此,作為閱聽人,我們應該注意這則訊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在沒有足夠證據支持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保持懷疑的態度,不要輕易相信或傳播這樣的訊息。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