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常春月刋)
秋冬猝死率高!醫教「手握拳」秒測有無心肌梗塞 足背無脈動恐是血管塞住了

進入秋冬季節,隨著氣溫的驟降,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許多名人因為心肌梗塞而猝死,這是一種急性且致命率很高的心臟疾病,發病後若沒有及時搶救,有很大的機率會導致休克或死亡。這些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看似身強體壯,卻無預警倒下,主要原因與心肌梗塞的前兆不明顯有關。
保持血流暢通 可避免心肌梗塞發生

家醫科醫師陳光男指出,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的血流完全阻塞,導致心臟失去血液、缺氧受損,造成發病者失去意識,甚至有高度的猝死風險。發生心血管阻塞的主因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或血栓有關,前者是指血管內皮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導致壞死,纖維化的組織堵住血管造成血管硬化;後者是因血管中出現血塊,加上血液循環不良,就會發生部分血管阻塞,特別是氣溫較低時,血液循環容易變差,倘若累積到血管完全阻塞,就會引發心肌梗塞。

陳光男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好發於有三高、肥胖、生活習慣不良、習慣熬夜、缺乏運動、營養不足或不均衡,或是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其中高血壓患者的心肌梗塞發生率更是一般人的2.5倍,血壓過高也容易使血管破裂,上述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為減少心肌梗塞發生率,平時應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忌菸酒,盡量在11、12點以前入睡,維持每天運動或快走的習慣,並且均衡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蛋白質及穀物,擔心營養素攝取不足的外食族,可再額外補充維生素C和輔酶Q10。
吃抗凝血藥物又吃保健品? 藥師建議先做評估

黃盟棋藥師透露,血液循環不好的人,像是糖尿病患,因長時間血糖高,身體容易慢性發炎,導致末端血管發生血液循環障礙,常有手麻腳麻或知覺降低的問題,通常到醫院看診,醫師會開立抗凝血或抗血小板的藥物服用。
民眾本身若有服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的藥物,如要再補充改善末梢血液類的保健品上得注意,黃盟棋藥師說,由於2者都具有抗凝血效果,有些人一起吃後可能會出現流鼻血、頭痛、噁心等現象,因此建議服用前,先讓醫師、藥師評估比較妥當。
平時注意血壓控制 養成自我檢測習慣

面對心肌梗塞的高猝死率,高危險族群難免心驚驚,陳光男醫師提到,高血壓患者務必定期量血壓,每次保持坐姿、平穩姿勢測量左右2手的血壓,取其平均值做記錄;若要自行檢測是否有心肌梗塞前兆,民眾可先緊握拳頭幾秒鐘再鬆開,觀察手掌的顏色變化,通常能在3秒內恢復原本的膚色,恢復的時間愈長代表血管彈性愈差;還可以觸摸足背上的動脈是否有強烈的脈動,若幾乎感受不到脈動,很可能是血管阻塞了,應進一步前往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測或電腦斷層攝影檢查。
陳光男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突然出現胃痛、肩膀痠痛、背部疼痛、手臂痠麻感,或胸悶、胸痛、噁心想吐等症狀,持續5分鐘以上,且休息半小時仍未改善,就應儘速就醫檢查心臟及血管的狀況,以免憾事發生。
林昌慶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2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根據這則訊息,閱聽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1. 訊息來源:訊息來源是「常春月刊」,閱聽人需要確認這是一個可信的媒體來源,並且評估其可靠性和專業性。 2. 秋冬猝死率高:訊息中提到秋冬季節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提升,並且有許多名人因此猝死。閱聽人需要注意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並且可以進一步查證相關的研究結果。 3. 心肌梗塞的前兆:訊息中提到心肌梗塞的前兆不明顯,並且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看似身強體壯。閱聽人需要注意這個說法是否正確,並且可以諮詢醫生以獲得更準確的資訊。 4. 飲食和生活習慣:訊息中提到一些飲食和生活習慣對於預防心肌梗塞有幫助,例如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忌菸酒、適度運動等。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建議是否適用於自己的個人情況,並且可以諮詢醫生或營養師以獲得更適合的建議。 5. 抗凝血藥物和保健品:訊息中提到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需要注意補充改善末梢血液類的保健品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閱聽人需要注意這個說法是否正確,並且可以諮詢藥師以獲得更準確的資訊。 6. 自我檢測:訊息中提到一些自我檢測方法,例如緊握拳頭觀察手掌顏色變化、觸摸足背上的動脈等。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方法是否有效且可靠,並且可以諮詢醫生以獲得更準確的自我檢測方法。 總之,閱聽人需要注意訊息的來源、科學依據和個人適用性,並且可以諮詢專業人士以獲得更準確的資訊和建議。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