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reply
E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E
影片內容“ 3/21福島媒體報導 3/19第一核電站儲存核污染水的儲水罐水位下降10厘米,流出8噸核污染水,可能因核污染水提前流入海中造成許多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此為資訊操弄,非事實。

1. 影片提到在水位下降事件前,發生“佐渡市瑩烏賊”大量死亡,以此為關鍵字查詢,有NHK報導2023/3/18在佐渡市發現瑩烏賊大量死亡。富山縣滑川市螢火魷博物館認為這是春天產卵季節所導致的,在各式各樣的推測中還包含螢烏賊在靠近海岸的地方隨波逐流,因為新月大潮而「迷失方向」,或是「因產卵加上海浪席捲而耗盡體力」,也有漁夫認為是「被魚群追趕到無處可逃」,才會因此沖上岸。由此可知這並不是偶發事件,過去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狀況。

2. 由上述事件可知,影片提到的核污水水位下降事件發生在2023年。以“福島核污水 十厘米”為關鍵字搜尋2023年3月起的新聞,可以找到中國官媒文匯網2023/3/21報導: “據福島電視台當地時間21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當地時間19日0時左右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個儲存核污染水的儲水罐水位下降了10厘米左右。經查,是由於通往另一組核污染水儲水罐管道上的電動閥門沒有完全關閉,導致大約8噸核污染水流入。報道稱,這一過程中沒有核污染水洩漏到儲水罐以外。東京電力公司正在對電動閥門故障的原因展開調查。”

3. 以“Fukushima contaminated water declined” 關鍵字搜尋2023年3月起的新聞,可以找到東京電力公司報告,其中提到 “On March 19, as water-level decline was detected in the tank area A (A10) in which circulation and stirring operation was not conducted, the outlet valve of that area was closed immediately. As no further decline was noticed, it was considered attributable to the seat pass of the isolation valve. No leakage to the outside of the system or external influence was identified” ”3/19偵測到A區水下降,循環攪動操作沒有被執行,該區的出水閥門立即關閉,由於後續沒有再發現水位下降的狀況,因此被認為歸因於隔離閥沒有封緊“。

4. 由上可知中國官媒發布的新聞與東電差異不大(多了下降高度和流出水量),內容都是從一個儲水罐流到另一個儲水罐。但中國網路自媒體及內容農場就利用這則新聞報導,剪輯事件發生前後因自然或天候影響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事件,暗示“核污染水提前流入海”,在網路流傳。

5. 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3/3/27查核報告:核廢水的輻射劑量並不會讓魚群大量猝死,而是會遭受慢性輻射污染,若進行檢測,才能確認魚群是否有輻射超標狀況。且若是遭受輻射汙染,也不會僅是一種魚類受到汙染,其他魚種也會受到影響。

6. 根據中央社2023/7/5報導,日方2023/7/4收到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審查報告,目前尚未公布排放作業的確切時間。日本排放核廢水進度及監測相關資訊請至原能會設置網站“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資訊平台”查詢 https://tworis.aec.gov.tw/Portal

References

佐渡市瑩烏賊大量死亡 2023/3/18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252574

中國官媒 文匯網 2023/3/21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3/21/AP64193f65e4b0b6003c02703d.html

東電資料 核污染水處理水管裡 2023/3/30 第二頁
https://www.tepco.co.jp/en/hd/decommission/information/committee/pdf/2023/roadmap_20230330_01-e.pdf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2023/3/27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8946

中央社 2023/7/5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8136

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資訊平台
https://tworis.aec.gov.tw/Portal

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

歷史擴散分析是利用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2011年至202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以此次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海洋排放的規劃,進行含氚廢水海域擴散的模擬分析,初步評估含氚廢水傳輸路徑及對臺灣的影響程度。 本分析依日本政府訂定之基本政策方針,以氚排放量每年22兆貝克進行評估設定,模擬含氚廢水以約118貝克/公升的濃度排放後隨時間的分布與氚濃度的變化。其中若排放濃度以日

https://tworis.aec.gov.tw/Portal

單純繁殖?警示地震? 日本海岸驚傳「大量烏賊」集體擱淺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日本新潟縣一處海岸在18日發生一起罕見的特殊現象,有大量的淡紅色烏賊因不明原因「集體擱淺」在沙灘上,並形成一片密密麻麻的驚人畫面。據日媒報導,這些擱淺的烏賊正值春天產卵期,才會出現集體擱淺的現象,另有不少網友擔憂該現象是否與大地震有關。根據《NHK》報導,日本新潟縣的漁民在18日上午,於佐渡市羽吉海岸上發現有大量烏賊集體擱淺。報導指出,這種奇特的現象被稱為「螢烏賊投身」,是一種會在黑夜中發出藍色光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252574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約8噸核污染水誤流入其他儲水罐 - 香港文匯網

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當地時間19日0時左右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個儲存核污染水的儲水罐水位下降了10厘米左右。經查,是由於通往另一組核污染水儲水罐管道上的電動閥門沒有完全關閉,導致大約8噸核污染水流入。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3/21/AP64193f65e4b0b6003c02703d.html

【錯誤】網傳影片「記得千萬不要吃這兩個地方的東西...日本已經開始在太平洋開始開放核廢水,日本媒體拍到大量沙丁魚暴斃;俄州發生火車爆炸毒氣外洩,當地是美國主要農作區,像是大豆、玉米、蔬菜..」?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27版】 日本預計2023年春季至夏季排放處理過的核廢水(含氚處理水),但至今尚未正式排放;美國俄亥俄州2月發生火車爆炸導致氯乙烯外洩。而社群從3月開始流傳影片,指稱日本排放核廢水發生沙丁魚死亡、來自日本、美國的東西都不要吃,查證說明: 一、日本政府雖預計在2023春夏排放含氚處理水(核廢水),但截至目前相關設備尚未完成施工,目前還沒開始排放。因此,2月7號日本新潟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8946

日本最快8月起排放福島核廢水入海,IAEA報告背書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中國反彈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有了國際原子能總署的背書,首相岸田文雄指出,日本將「持續依據科學根據,保持高度透平,認真向國內外做出說明」。日本國內漁業工會一直反對這項計畫,表示這將導致他們在若干國家因輻射考量而禁止某些日本食品之後,為恢復形象所做的種種努力付諸東流。部分鄰近國家同樣憂慮此舉對環境的威脅,其中以中國批評聲浪最大。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8136

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

歷史擴散分析是利用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2011年至202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以此次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海洋排放的規劃,進行含氚廢水海域擴散的模擬分析,初步評估含氚廢水傳輸路徑及對臺灣的影響程度。 本分析依日本政府訂定之基本政策方針,以氚排放量每年22兆貝克進行評估設定,模擬含氚廢水以約118貝克/公升的濃度排放後隨時間的分布與氚濃度的變化。其中若排放濃度以日

https://tworis.aec.gov.tw/Portal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