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reply
Ann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personal perspective
originally written by Ann
1. 國民政府遷台後,外省族群性比例確實失衡,因此外省男性主要與閩南、客家女性通婚,其中亦有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者,但並非最大宗。且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已明文實施一夫一妻制。

在原住民各類婚姻形式中,1930~1950年出生的原住民族,「原漢通婚」比例平均約為5%,而1951~1970年代出生者則為29.7%,已大幅增加,但仍無超過「同族婚」的佔比。

2. 中國國民黨政府直至1994年7月的第三次修憲,才成功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原住民」一詞,於1984年被「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定調作為自稱,並推動正名運動,「原住民」正名並非僅由國民黨意識形態及「(外省族群)保障自己的權益」而決定、促成。

Opinion Sources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婚配類型:世代效果、代間傳承與族群差異
http://journal.survey.sinica.edu.tw/files/paper/292_0d35bc2e.pdf

為何早年國民黨排斥「原住民」一詞,堅持用「山胞」?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933717

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
https://indigenous-justice.president.gov.tw/TW

為何早年國民黨排斥「原住民」一詞,堅持用「山胞」?學者點出背後的政治陰謀…-風傳媒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原住民在當年稱為「山胞」,儘管原住民團體一再爭取,竟遲至1994年7月的第三次修憲,才成功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早於漢人來台前就定居數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933717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