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前世今生。

黃智賢

我們經歷了這麼多教訓。現在,不要談民族大義,也不要談感情。

讓我們坐下來,談談利益。

台灣是怎樣發的家?

1
國民黨虧欠了大陸的人民,來到台灣。痛定思痛,立意興革。

兩蔣時期,跟著政府的方向走的,都繁榮富庶。

先是土地改革,讓身無寸土的佃農,有了安身立命的起點,吃飽飯。

政府的地拿出來賤賣給佃農,地主的地,被強迫換成公股股票,興業救國。

政府掃除文盲,強迫孩子受義務教育。

家貧的孩子念師專,學雜費全免,一畢業,就是鐵打的飯碗,終生保障。

台灣有了識字的年輕人,開始主導發展輕工業。

紡織業成為台灣在香蕉鳳梨之外,第一次的外銷產業。

幾家老字號財團,通通是紡織業起的家。

塑膠繼而成為下一階段的發展主軸。

社會的能量和財富,被引導去發展塑膠。幾個塑膠起家的財團,並非天縱英明。而是政府當時半強迫半引導,提供一切資源和方便,才搶了先機。

電子業,半導體,都是政府訂了長期計畫,循序發展。

台積電和聯電,根本是政府全力成立的。

新竹科學園區,至今成為被模仿的典範和傳奇。

台灣是這樣成為亞洲四小龍,成就台灣奇蹟的。

而如今,台灣的「興」,俱往矣。

2.
從李登輝時期開始,台灣再也沒有新的方向和開展。

台獨和去中,成為主政者心心念念,唯一的明燈。

一切施政努力,都是為了把台灣跟「中國」徹底隔開。

明明政府的長期規劃中,已經看見台灣的發展,必須和大陸的改革開放結合。

捨去大陸,臺灣根本不會有前途。

但李登輝絕不准台灣跟大陸有關係。

不准西進,硬要推出南向政策,當然一敗塗地。
也讓台灣的產業,從此窮途。

王永慶一生最大憾事,就是李登輝不准他在廈門設廠。

不管內需和出口,表面上還是很熱鬧,房地產和股票飆升。
但其實台灣的生機已經如籠中鳥,再也飛不出主政者自製的牢籠。

李登輝的12年,加上陳水扁更誇張更如夢靨般的8年,這20年的蹉跎錯誤,如大廈已傾,幾乎很難彌補。

這段期間,成功的,只有兩蔣時期培養的產業,和不顧政府禁令,到大陸打出來的天下。

台灣內部,除了特許行業和房地產,還剩下什麼 ?

3.
2008年的馬英九,有最後的機會,把台灣方向擺正。

這時候,大陸已然崛起。他終於向大陸跨近了一步。

也不過是小小的一步,也不過是有了直航和觀光客而已。

其他的反中結構,包括台獨教科書,仍然繼續像緊箍咒,掐住台灣。

面對台灣內部已培植了20年的反中勢力持續坐大作惡,馬政府根本無能無力對抗,不敢越台獨的雷池一步。

終於,2014年的反服貿,打爛了台灣最後一絲生機。

2016年,台獨全面執政,從立法到行政,中央到地方。

是的,台灣現在仍然馬照跑,舞照跳,燈紅酒綠。

早年掙下的家業,還夠吃穿,還可以淘澄個幾年。

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

4.
台灣已成為過去。

台灣最最值錢的兩件傳家寶,是「中國」和「民主」這四個字。

民進黨都作賤得差不多了。

我們還剩下什麼?

2300萬人,其實無力自給自足。

台灣現今,其實是靠對大陸一年800億美金以上的出超養活的。

可是,所有大陸崛起所可以擁有的大發展和大機會,台灣全部愚昧的拒絕了。

家有萬貫,卻在外行乞度日,還沾沾自喜。

5.
台灣已經失去擺脫邊陲的可能,回歸到大勢所趨下的邊緣化宿命。

這個宿命,也是我們自己選的,怨不得誰。

但如果有心緒澄明的人不甘心,請看一看台灣的前世今生。知道台灣真正珍貴的,是中國和民主這兩個寶貝。

也許,可以為台灣人抓住最後一點點,幽微的重生機會。

P. S.
本文發表於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5月6日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1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Lin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personal perspective
originally written by Lin
一個真正為民謀福利的政府,必須致力於塑造一個有利於創新、創業的環境,獎勵人民發揮創新、創業的精神,而不是千方百計的向中國傾斜,緊密連結中國、依賴中國。
「馬習會」提及之兩岸經貿合作,應是指兩岸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而台灣應堅持「經濟自主」性,調整其市場布局,不應過度「依賴」中國市場,這才是發展經濟的正道。

Opinion Sources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台灣經濟太依賴中國--083135346.html
台灣經濟太依賴中國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53bb0a8-d652-42bb-8acc-6e6a18ed8d29
台灣經濟發展依賴中國的五大迷思 (上)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c869ef5-fef2-45b1-b1d3-34095a48a545

台灣經濟發展依賴中國的五大迷思 (下)

台灣經濟太依賴中國? - Yahoo奇摩新聞

【on.cc東網 作者:陳大山 兩岸評論員】日前,新加坡「馬習會」提及兩岸經濟合作議題,其中包括持續深化經貿交流、加強雙方的產業合作。針對此一議題,有台灣企業人士提出「台灣太依賴中國」觀點,認為台灣的經濟政策積極向大陸傾斜,這不是正常現象。提出此一異議的,就是知名的鴻海(富士康)集團總裁郭台銘,他說,台灣沒有必要放棄大陸市場,且台商投資多年,累積這麼多經驗,大陸也從「世界工廠」進入「世界市場」,不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E5%8F%B0%E7%81%A3%E7%B6%93%E6%BF%9F%E5%A4%AA%E4%BE%9D%E8%B3%B4%E4%B8%AD%E5%9C%8B--083135346.html

【民報】台灣經濟發展依賴中國的五大迷思 (上)

最近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56%,創六年新低,「保二」(全年經濟成長率2%以上)破功。對此,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原因在出口;而出口差則是因為國際景氣,變化由不得人,也不易用短期措施很快改善。馬政府治國無能,卻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只會歸咎於前朝或卸責於國際,而不知自我反省;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國際景氣趨緩對我國經濟成長固然有影響,但並非是造成台灣經濟衰退的關鍵因素。台灣經濟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53bb0a8-d652-42bb-8acc-6e6a18ed8d29

【民報】台灣經濟發展依賴中國的五大迷思 (下)

(四)敵友不分之迷思雖然政經無法分離,但前述「政經分離」原則若用於與友邦在經濟上分工合作,或許尚可發揮互補互惠的功用,而創造雙贏的效果;不過,用於一直企圖要併吞台灣、對台灣深具敵意的中國,則是將「敵國」視為「友邦」,而引申出「敵友不分」之迷思。這種「敵友不分」、依賴敵國來發展經濟的迷思,乃是台灣最大的危機之所在。如前所述,中國一向非常明確的在經濟統戰上,對台灣採取「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以通促統」的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c869ef5-fef2-45b1-b1d3-34095a48a545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