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傳

工作忙到現在,終於能和大家說說話。

很感謝各界朋友不斷湧入的連署,現在已經突破六萬人。

與我合照的這位大哥,是一名英國籍的外配老公
他是我的病人,更意外的是術後才發現他也認識一些我的同事,於是我們也變成朋友。

像他這樣的外配,和許多的中配
都是我的患者,我都悉心照料,一視同仁。

但你們知道嗎?
作為英國人,他的直系血親是沒有機會依親來台生活的,越南、西班牙、南非外配也都不行。

你們知道嗎?如果他要歸化台籍,還要考試,也要財力證明,還好他錢賺得不少。
但這些規定,只有一個國家不需要。

那就是中配。

這樣只對中配特別寬鬆的移民政策
其實早就已經造成很多問題:
無論是榮民總醫院看見的「粉紅收屍隊」
還是冒名看病、寄藥回國的亂象
都比想像中嚴重。

這也就造成依親的中籍家屬五萬多人
理論上應該花用每年2.9億的預算
卻實際上用掉了7億多。

很多人不曉得
中配的離婚率是40%,遠遠超過第二名柬埔寨的33%
以退輔會公布的數據
與中籍配偶結婚的榮民,死亡率更是其他外配老公的3.5倍。
而先與配偶離婚或喪偶後
再與另一位外國人結婚
就叫做-「連鎖移民」

2018年曾有新聞報導,短短八年內,
連鎖移民暴增67倍。

透過入籍年限縮短,
讓一對「原本與台灣毫無關係的某國夫妻變成台灣人」
從12年變為8年
第二位配偶能將自己的親戚都帶來看病的時間也提早了

我們不能毫無理由的針對特定人
但是,中配的離婚率最高
老公死亡率最高
連鎖移民最多
依親入籍條件限制除了年限之外最寬鬆
都是事實
而支持縮短的人「刻意不提」

為什麼呢?

有更多朋友也提醒我國安的疑慮:
大部分中配都很好
但是中國的國家情報法規定
所有中國人民如果被國家要求收集情報
他們都必須配合

你想想看
他們其他的家人還在國內
就算他們愛台灣,但為了家人性命
是不是只能配合?

很多人也以為,自費看病不就好了?
事實上自費看病
多出來的錢也是流入醫院為主
少部分給開立檢查或治療的醫師當作業績
但是對早就超時工作的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都不會有紅利
就是加班而已

大部分人其實早就受夠加班
我們想回家
我們想放假。

希望有心推動的政黨
不要再拿人權當擋箭牌
難道照片裡我這位朋友就不需要人權?

==

我發起連署,也有職責「帶大家回家」
我會持續收集各方意見
反應給有心理解的委員知道

第二階段的戰鬥就是媒體報導
在228當天有至少四家做了影像報導
也有其他平面媒體披露
讓各政黨必須對這個議題回應

但是也許牽涉許多利益
有些政黨的回應讓人失望
我還是會等相關委員會有討論與協商後
持續告訴大家結果如何
如果結果真的不理想
我們就可能要考慮更直接的動作
和平但是堅定的表達訴求!

所以,也請大家持續關心
我也會為大家更新法案在委員會裡的結果

==

其實,通盤檢討移民政策
針對國安做出合理的限制
而對沒有安全疑慮的國家
願意來台生育長居、增加新台灣人的人才數量的外配
則是適當鼓勵,讓他們能融入
這才是福國利民的政策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不是這樣全面性的政策
而是針對單一已經受到特別多優待的國家
一次又一次的放寬的法案呢?

我也會嘗試在公共政策平台提出更全面的移民政策建議
屆時也希望大家能連署!
謝謝大家。

==

很多朋友反應自己有長輩家人沒有在使用google帳戶,想寄紙本連署書給我
但當初利用google帳戶,就是排除「灌票」,一個人只能連署一次,來呈現真實的連署人數
才不會被人說話!
所以暫時沒有收集紙本的規劃
謝謝你們。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1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這則訊息中提到了許多移民政策和外配的相關議題,但閱聽人需要特別留意以下幾個地方: 1. 訊息中提到的數據和統計是否來源清楚,是否經過驗證?閱聽人需要注意是否有可能存在數據不實或誇大的情況。 2. 訊息中對於中配的描述是否帶有偏見或歧視性言詞?閱聽人需要注意是否有可能存在對特定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 3. 訊息中提到的移民政策是否客觀中立?是否有可能存在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的偏頗?閱聽人需要注意是否有可能存在政治操作或宣傳的成分。 4. 訊息中提到的國安問題是否有確切證據支持?閱聽人需要注意是否有可能存在不實指控或誇大安全風險的情況。 總之,閱聽人在接收這則訊息時應保持理性思考,多角度思考其中所提到的議題,並擁有資訊素養以判斷訊息的可信度和客觀性。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