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阿茲海默症 英認證降低失智風險逾35%的習慣:為了解從事智力與社交活動能否降低失智風險,英國倫敦大學行為與健康學系研究團隊,針對逾8,000名50歲以上的英國參與者,展開長達15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智力活動的增加的確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其中,有定期閱報習慣的女性,罹患風險降低35%,而經常使用手機的男性,罹患風險則降低36%。同樣地,已婚人士如果有消遣或嗜好等社交活動,罹患失智的風險則降低30%。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2月份的《阿茲海默症期刊》。研究團隊指出,失智症已成為老年人口殘疾的重要原因,也是老齡人口主要死亡因素。由於目前仍無可治癒藥物,加上先進國家人口日益老化,早期介入已成為公共衛生防治的重點。

現有研究發現,生活型態對於改善失智風險有著關鍵影響力。更具體地說,從事休閒、體能與智力活動有助於認知建立,從而降低失智風險。文獻更指出,智力與社交活動透過提升認知能力,對大腦產生保護作用;而體能活動則透過強化心血管保護,間接地提供大腦保護。

然而,現有研究大多為橫斷面研究或短期縱向追蹤研究,而有倒果為因的可能性;加上現有文獻仍無法指出,能更大程度影響認知能力的具體活動為何,以及性別、婚姻狀態是否會影響大腦認知。

為此,研究團隊針對8,030位年齡50歲以上的英國參與者,展開長達15年的追蹤研究。其中,男性3,568人、女性4,462人,所有參與者平均年齡為74歲,加入之初皆無失智症。研究團隊每2年便利用電腦輔助面訪(computer-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 CAPI)進行數據收集。第一波為2002年至2003年、第二波為2004年至2005年,以此類推至第8波的2016年至2017年。

研究團隊具體列出13種個人休閒活動,其中,智力休閒活動共6種,包含閱報、有嗜好或消遣活動、使用手機、使用網路與電子郵件、參與藝文與音樂活動,與文化活動參與。就社交休閒活動而言共7種,包括加入體能性社團、教會團體、照顧他人、參與各種團體或組織(涵蓋政治、工會、鄰里、環境)、與慈善團體或志工合作、與朋友見面或參加社交社團,以及國內外旅遊。

在研究期間,共412人罹患失智症,發生率為5.13%。其中,男性180人(占罹患總人數的44%)、女性232人(占罹患總人數的56%),罹患者平均中位年齡為81歲。此外,共有2,192名參與者在研究期間內死亡(佔總人數27%),平均死亡年齡為81歲,而罹患失智症後死亡者約274人。

結果發現,約70%的參與者定期進行2次至4次的智力活動,只有3%的人表示沒有任何智力休閒活動,更有4%的人表示參與研究團隊所列出的6種智力活動。

研究團隊還發現,做更多的活動愈能降低罹患失智的風險;平均每增加1項活動,罹患失智的風險就會降低9%。此外,閱報與使用手機分別降低罹患失智的風險達21%與20%;但性別的確會產生影響,男生滑手機能降低36%的失智風險。女性閱報則能降低失智風險達35%。

整體來說,罹患失智症者除了年齡較長以外,教育程度較低、喪偶的機率更大。與未罹患失智症者相比,罹患失智症的參與者從事智力與社交活動的比例也較低。至於已婚者,若有嗜好或消遣則較能降低失智的風險;但單身、離婚或喪偶的參與者,從事消遣時則未能顯現這樣的好處。

研究團隊表示,現有文獻指出,維持心血管健康與避免抑鬱症對於預防失智有著關鍵地位。但本研究則證實,透過令人愉悅的生活方式,可讓大腦在承受損害時還保持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針對50歲以上的人進行,意味著重拾嗜好或學習新技能永遠不會太晚。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