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reply
Lin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Lin
假的,詐騙集團一開始會讓投資人嚐到一點甜頭,讓他們持續投錢。現金被吸乾後,就會用各種理由,要投資人再想辦法借到更多錢投進來。社群成員平時大多閒話家常,偶爾才會貼出高額獲利對帳單,降低被害人戒心,進而決定小額入金嘗試。但其實這些成員九成以上都是集團安排好的暗樁,所有與獲利相關的對話,都是為了強化被害人的從眾心態。入金後,投資者就獲得了加入進階方案的資格,並可接受投資顧問的指導,在特定平台上操作交易。當帳面獲利累積到一定金額,投資人開始想取回款項時,原本穩定的平台就狀況頻頻,顧問甚至會指責其操作錯誤害帳戶被凍結,必須額外付款才能解鎖。不懂的金融商品不要碰,也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網路資訊。

References

https://www.tph.moj.gov.tw/4421/4475/632364/1189852/post
近期常見的「投資詐騙」手法與徵兆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6476957
投資詐騙 揭開偽金融科技騙局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投資詐騙-老鼠會-加密貨幣-新興幣-052946564.html
投資詐騙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8417
虛擬貨幣詐騙的常見情境、迴避策略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9034
資金盤和龐氏騙局

「連房子都沒了……」投資詐騙 揭開偽金融科技騙局 | 熱門亮點 | 商情 | 經濟日報

後疫情時代,宅經濟成主流趨勢,金融科技也跟著蓬勃發展,加密貨幣、區塊鏈等新興投資市場熱絡,卻也讓投資詐騙更加猖獗。然而「顧問帶進門,詐騙在個人」,不少人跟著「顧問老師」操作,取得小幅獲利後就信以為真,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6476957

投資比特幣之前,你確定你不是被詐騙嗎?虛擬貨幣詐騙的常見套路與迴避策略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在社群軟體上被帥哥美女搭訕?看到「我爸爸從負債100萬、變成天天開BMW」的廣告?決定開始投資加密貨幣之前,先看看這些常見的幾種詐騙,讓大家在投資之前先防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8417

換湯不換藥!投資加密貨幣常見的5種詐騙手法,你都很熟悉-非讀BOOK|商周

1.投資加密貨幣,除了受到漲跌幅波動影響可能一舉賠光,也有許多不同型態的詐騙。2.常見的5種詐騙類型分別是:假投資平台/假交易所、假投資、假設群/假官方、龐式騙局、授權智能合約詐騙。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9034
The reply is used in the following messages
FIRSTRADE投資有限公司

合約書

本合作合約書雙方就合作事宜達成合意,並同意條款如下
甲方:
FIRSTRADE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 )
第一條:
甲方
茲依據本合約條款及規定與 乙方 約定於中華民國 112年 04月 16日,
共同合作配合投資 方案 。
第二條:
甲方負責提供資本共壹萬元整, 及於 中華民國 112年 04月 16日完成入資。
第三條:
甲方負責提供技術上一切事項, 甲方 保證與 乙方 配合期間若因 甲方 操作上有任何
疏失,甲方須 無條件賠償 乙方 之損失 。
第四條:
甲、乙 方依本合約共同合作, 乙方 同意從合作開發成果的銷售營收中支付10%至30%技術費用 予 甲 方 操作完畢後 如因 乙方 個人因素 無法支付費用 提取款項, 乙方 必須無條件支付予 甲方 於平台操作代墊之技術費用 。
第五條:
乙方無論於合作期間或合作終止後,均不得向任何人揭露或複製任何機密商業資
訊 ,若 乙方 違反本合約規定的任何保密義務, 甲方 有權立即終止本合約,並依法
請求損害賠償, 乙方 另同意無條件支付懲罰性違約金新台幣 50 ,000 元予甲方。

第六條: 倘訂立契約之一方違約者,應給倘訂立契約之一方違約者,應給付新臺幣 50 ,000 元之懲罰性違約金。倘另外受之懲罰性違約金。倘另外受有損害,並應賠償。有損害,並應賠償。
上述條款,同意以語音形式發送,可視為本人簽章同意,具有法律效力。

立約人:
甲方 公司名稱::FIRSTRADE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負責人:劉錦杭
地址:臺北市信義忠孝東路五段68號11樓
乙方姓名:
身份證字號:
地址:
電話:
中華民國 112年04 月 16日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