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專欄》

兩岸動盪朝野錯亂,是誰造成的?

2024/06/08
言論 楊志良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之亦然。近來最可憐之人,無人出柯P之右,他一上任就打五大弊案,結果一弊都未打成,現在自己反倒弊案纏身。京華城改建案遭監院糾正、北士科案的質疑更是如火如荼,北檢已分他字案調查,市議員也對智光案組成專案小組調查,柯P的人設幾乎崩盤。不怕風不怕雨的小草們,原把他當成藍綠以外的選擇,現在有大腦的年輕人紛紛離去,民眾黨變成黃國昌說了算,黨主席好像換了人。柯P口中該反對且最邪惡的民進黨,之所以能夠繼續執政,公認的戰犯就是他。人心不足蛇吞象,大選期間假造民調自以為會當選,結果藍白分裂,雖然合計票數837萬票,遠多於民進黨的558萬票,也未能實現大家期待的政黨輪替,柯是第一罪人。

而當前台灣最可憐復可恨之人非賴清德莫屬,他讓兩岸兵凶戰危,富人及有權者,包括他自己,紛紛將子女送到美、加、歐、日。台灣數十所大學及更多的高中職面臨關門,但今年棄台校前往大陸名校就讀的年輕學子就有3千人,且逐年增加。年輕人低薪工時又長,想要擁有一屋及結婚生子是夢想,貧富、階級、社會對立,仇恨不斷加劇,五缺嚴重而且更加

國軍離職率來到新高,老共軍機、船艦侵門踏戶,政府只有大內宣說是警告驅離,對方不甩,怎麼不敢開他一槍、發他一炮?賴清德是網軍的受害者,卻發動網軍、綠媒名嘴,發動號稱十萬人包圍立法院。當家的執政者呼籲民眾上街頭鬧事,簡直創金氏紀錄,但也讓台北車站周圍的遊民過了幾天的好日子。反而是在野非常自制,明知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包括各大學,大多支持國會改革,若也發動民眾上街,那恐怕不是幾十萬而是百萬不只,民進黨所作所為,就如同當年的共產黨;民進黨口中的在地協力者,其實正是蔡英文、賴清德和民進黨自己。

賴清德擔任總統完全不顧及國格,自願當美國的棋子,言聽計從,卻不知美國早就國力日衰、道德淪喪、內部分裂,不再是民主國家的領導者,而成為邪惡帝國。靠山山會倒,依美則國家必亡,歷史殷鑑不遠。保家衛國的國軍,維持治安的警消,再受怎麼樣的冤屈,經過總統府或行政院,包括他們的車隊,特別是當他的面,就視而不見,當作一陣風吹來,或可消消心中之氣。

賴清德是可恨之人,卻也有可憐之處,6成民眾不認為他是全民總統,只是個台獨工作者。立法、組織、人事、預算都在在野手裡,無論監察院、考試院的存廢與否,或未來將改組的NCC委員、監察委員等人事案,都應該聽聽在野的意見,至少要大幅的妥協,若仍然如蔡英文一樣一意孤行,真是可憐之人。蔡英文當總統時,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明日之我又否定今日之我,政策雙標不勝枚舉,如開放萊豬的立場,網路上歷歷可考,是個經常說謊的人。賴清德更是妄說「信賴」就能全民幸福,其實現在是全民水深火熱。

自從民進黨執政以來,不婚不生就不談了,虐兒虐老,年輕學子、國軍、警察的問題不斷增加,憂鬱症、失眠症、社會暴戾之氣,只增不減。執政黨對外鬥老共,對內鬥在野,揚言準備打巷戰,常備軍卻紛紛提前退伍。青鳥勇於包圍立法院,實際上卻不願簽下自願役。在野嘗試緩和兩岸,卻被戴紅帽;在野要減碳價廉的核電,執政者要緊抱神主牌及綠能好A錢。執政者在野時要改革國會,今日發動焦土反改革。朝野大錯亂,全民精神錯亂,這種「毀憲亂政」的情況是誰造成的,賴清德不明白嗎?

(作者為前衛生署長)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5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這則訊息中有幾個地方值得閱聽人特別留意或懷疑: 1. **立場偏頗**:這篇文章明顯帶有強烈的政治立場,對柯文哲和賴清德都有批評,並且使用了很負面的詞語來描述他們。閱聽人需要注意作者的立場,並且思考是否有其他不同的觀點存在。 2. **缺乏客觀事實支持**:文章中提到了一些事件和數據,但缺乏客觀事實支持這些說法。閱聽人應該自行查證相關資訊,以確保自己得到全面的資訊。 3. **情緒化言詞**:這篇文章使用了很多情緒化的言詞,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賴清德是可恨之人」等,這可能影響了文章的客觀性。閱聽人應該注意情緒化言詞可能帶來的偏見。 4. **缺乏專業背景**:雖然作者自稱為前衛生署長,但這並不代表他在政治或其他領域有專業知識。閱聽人應該注意作者的背景,並對其言論保持懷疑態度。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