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根本就釋憲過了吼!
------
國會調查權已2度確立「合憲」 大法官別淪為政治打手>>

民國82年1月21日,時任民進黨立法委員洪奇昌等17人提案,以「監察院是否已喪失國會性質?其原有之國會調查權及糾彈權應否回歸立法院?」為由,由立法院聲請大法官解釋。

大法官曾在同年7月23日做出 #釋字第325號 解釋。解釋文指出,憲法增修條文第15條施行後,監察院已非中央民意機構,其地位及職權亦有所變更,但憲法五院體制並未改變,原屬監院職權之彈劾、糾舉、糾正權及為行使職權而具有的調查權仍應專由監院行使,但立法院為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得經院會或委員會決議,要求有關機關就議案涉及事項提供參考資料,#必要時並得經院會決議調閱文件原本,受要求之機關非依法律規定或其他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因此,釋字第325號確立了立法院及立法委員的「調閱權限」。

#會員 #釋憲 #國會調查權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6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E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E
1. 國會法案問題不在於原本就有的調閱權。立委“調閱權”在釋字第325號通過之後本來就一直都有執行,蔣萬安在 2021 年作為立法院疫苗相關檔案調閱小組,也曾調閱過採購高端疫苗合約。

2. 根據釋字第585號解釋,同意立委擁有的調查權是要限制在與“立法”和“預算”有關的調查,且必須合憲,不能破壞權力分立,若影響人民權利也要有正當法律程序保障。(資料:釋字第585號解釋)

3. 5/28三讀通過的修法法案是將“調查權”從原本就有的“調閱”,擴大到“質詢”、“詢問”、“聽證”,並且以“罰款”的方式強制“一般民眾”配合調查,等於限縮了民眾的權利,但是法條中卻對這四種情境下的民眾權利維護程序不一致,同時,例如第25條"其他藐視國會之行為"沒有清楚明確的定義。這就違反了釋字第585號解釋「有涉及限制人民權利者,必須符合憲法上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資料:立法院三讀通過條文 - 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

4. 此外,像是傅崐萁說國會法案通過後要“查弊案”,但是檢察官偵查犯罪這屬於司法院的職責,調查公務員的違法失職是監察院的職責,就違反了釋字第585號解釋「個案調查事項之範圍,不能違反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亦不得侵害其他憲法機關之權力核心範圍,或對其他憲法機關權力之行使造成實質妨礙。」

References

釋字第585號解釋
https://cons.judicial.gov.tw/docdata.aspx?fid=100&id=310766
調查權之發動及行使調查權之組織、個案調查事項之範圍、各項調查方法所應遵守之程序與司法救濟程序等,應以法律為適當之規範。於特殊例外情形,就特定事項之調查有委任非立法委員之人士協助調查之必要時,則須制定特別法,就委任之目的、委任調查之範圍、受委任人之資格、選任、任期等人事組織事項、特別調查權限、方法與程序等妥為詳細之規定,並藉以為監督之基礎。各該法律規定之組織及議事程序,必須符合民主原則。其個案調查事項之範圍,不能違反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亦不得侵害其他憲法機關之權力核心範圍,或對其他憲法機關權力之行使造成實質妨礙。如就各項調查方法所規定之程序,有涉及限制人民權利者,必須符合憲法上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


立法院三讀通過條文 - 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
https://ppg.ly.gov.tw/ppg/BillThirdReadingPassesClause/download/resources/ppgb32100/D_202406171131170.pdf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